28536

CBDB ID: 28536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孫炎/Sun Yan
指數年 (index year): 1325
生年: 元(Id: 18)泰定(Id: 630)2年 (1325)
卒年: 元(Id: 18)至正(Id: 636)22年 (1362)
享年: 38
朝代: 元(Id: 18)
為女性: 0
郡望: 【未詳】(ID: 0)
Sun(1) Yan(3) [28536] CHECK funerary inscription (in Umehara index, not indexed in WDY).

人名權威資料鏈接:
跳轉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434

別名: 封爵(Id:8)丹陽縣男,字(Id:4)伯融,諡號(Id:6)忠愍。

地理資訊:
未詳(Id:0):  明朝(Id: 4329) / 南京(Id: 4540) / 應天府(Id: 4541) / 句容4544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頁4588
句容人
籍貫(基本地址)(Id:1):  元朝(Id: 16776) / 江浙行中書省(Id: 18233) / 集慶路(Id: 18405) / 句容18409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1434
江浙行省-集慶路-句容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任官:
 ▪ 省掾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434)。
:行省掾
 ▪ 司郎中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434)。
:左司郎中
 ▪ 同知 地點: 池州府。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
:池州府同知(明書列傳;2冊101卷)(CBDB_line_ID=125059)
 ▪ 行省都事 起始年: 135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
:行省都事(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國朝獻徵錄;10卷)(CBDB_line_ID=125061)
 ▪ 知府 地點: 華陽。起始年: 。 終止年: 1359(至正1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
:華陽知府(明書列傳;2冊101卷)(CBDB_line_ID=125060)
 ▪ 追封 縣男 地點: 丹陽。起始年: 136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
:丹陽縣男(追封)(明名臣言行錄;1冊3卷)(CBDB_line_ID=125066)
 ▪ 贈 鎮國將軍 起始年: 136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
:鎮國將軍(贈)(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89卷)(CBDB_line_ID=125065)

社會區分:
死國難(Id: 141)
經世學者(Id: 207)
未仕而卒(Id: 24)
未參加科舉而卒(Id: 120)

親屬關係:
父(F):  孫顯卿
父(F):  孫顯卿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
祖父(FF):  孫文嗣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
獨子(S (only son)):  孫毅

社會關係:
傳記作者為Y:  方孝孺  【孫伯融傳 / 遜志齋集】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588)。
為Y所著書作序:  陳鎰  (1362)
為Y所著書作序:  陳鎰  【黃溍、張翥、孫炎、孔暘、劉基等,午溪集序(午溪集卷首)】
      出處:元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500)。
弟子為Y:  蔣敬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11434)。
墓誌銘由Y所作:  宋濂  (1362)

著述:
寶劍歌 角色:未詳。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
  :寶劍歌(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左司集:四卷 角色:未詳。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34)。
  :左司集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禮記孫氏注 一卷 角色:撰著者。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83-87)。
孫氏爾雅正義拾遺 一卷 角色:撰著者。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1-165)。
爾雅孫氏注 三卷 角色:撰著者。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1-165)。
爾雅孫氏音 一卷 角色:撰著者。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1-165)。
爾雅音注 一卷 角色:撰著者。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1-165)。
爾雅孫氏注 一卷 角色:撰著者。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