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7651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朱英/Zhu Ying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17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桂陽(Id: 5538)
|
生年:
明(Id: 19)永樂(Id: 641)15年 (1417)
|
卒年:
明(Id: 19)成化(Id: 647)21年 (1485)
|
享年: 69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274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550794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785 |
|
別名:
行第(Id:7)一,字(Id:4)世傑,室名、別號(Id:5)任真子,諡號(Id:6)恭簡,字(Id:4)時傑,室名、別號(Id:5)澹菴,室名、別號(Id:5)誠菴。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湖廣布政司(Id: 5520) / 郴州(Id: 5533) / 桂陽5538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274 |
註: |
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郴州直隸州-桂陽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湖廣布政司(Id: 5520) / 郴州(Id: 5533) / 桂陽5538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785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正统十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八十一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正统十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八十一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正统十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八十一名 |
|
任官: |
▪ 都察院右都御史:
|
起始年:
1478。
終止年:
1485(成化2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都察院右都御史(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841) |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起始年:
1474。
終止年:
1478(成化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838) |
▪ 監察御史:
|
起始年:
1447。
終止年:
1452(景泰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監察御史(明實錄:英宗實錄;161卷)(CBDB_line_ID=123832) |
▪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484。
終止年:
1485(成化2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太子少保(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842) |
▪ 贈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48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太子太保(贈)(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843) |
▪ 巡撫:
|
地點: 甘肅巡撫。起始年:
1474。
終止年:
1475(成化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甘肅巡撫 |
▪ 右布政使:
|
地點: 福建布政司。起始年:
1469。
終止年:
1471(成化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福建右布政使(明實錄:憲宗實錄;68卷)(CBDB_line_ID=123836) |
▪ 右參議:
|
地點: 廣東布政司。起始年:
1452。
終止年:
1462(天順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廣東右參議(明實錄:英宗實錄;221卷)(CBDB_line_ID=123833) |
▪ 右參政:
|
地點: 廣東布政司。起始年:
1462。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廣東右參政(明實錄:英宗實錄;344卷)(CBDB_line_ID=123834) |
▪ 右參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1469(成化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陜西右參政(明實錄:憲宗實錄;37卷)(CBDB_line_ID=123835) |
▪ 右參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74)。
註:陜西右參政 |
▪ 總督:
|
地點: 兩廣總督。起始年:
1475。
終止年:
1484(成化2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兩廣總督 |
▪ 左布政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1471。
終止年:
1474(成化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註:陜西左布政使(明實錄:憲宗實錄;98卷)(CBDB_line_ID=123837) |
▪ 巡撫:
|
地點: 甘肅巡撫。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74)。
註:甘肅巡撫 |
▪ 總督:
|
地點: 兩廣總督。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74)。
註:兩廣總督 |
▪ 左布政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74)。
註:陜西左布政使 |
|
親屬關係: |
弟(B-): |
朱慶 |
出處:正统十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八十一名)。
|
父(F): |
朱思鑑 |
出處:正统十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八十一名)。
|
祖父(FF): |
朱攀麒 |
出處:正统十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八十一名)。
|
曾祖(FFF): |
朱希尹 |
出處:正统十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八十一名)。
|
族兄(K+(male)): |
朱克寬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
母(M): |
胡氏(朱英母) |
出處:正统十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八十一名)。
|
子(S): |
朱守順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
孫(SS): |
朱瓏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
妻子(W): |
胡氏(朱英妻) |
出處:正统十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八十一名)。
|
|
社會關係: |
傳記作者為Y: |
李東陽
【都御史朱公傳 / 懷麓堂文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400)。
|
祭文由Y所作: |
陳獻章
【祭太子少保朱公誠菴先生文 / 白沙子全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400)。
|
祭文由Y所作: |
陳獻章
【祭誠菴先生文 / 白沙子全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400)。
|
書序由Y所作: |
湛若水
【朱氏哀榮錄序 / 泉翁大全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400)。
|
神道碑由Y所作: |
何喬新
【朱公神道碑 / 椒丘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400)。
|
被致書由Y: |
陳獻章
【與朱都憲三首】
(-1)
|
|
出處:白沙子全集:九卷,附錄一卷(頁卷4)。
|
被致書由Y: |
何喬新
【與朱右都御史英】
(-1)
|
|
出處:椒丘文集:三十四卷(頁卷16)。
|
詩文序由Y所作: |
陳獻章
【認眞子詩集序 / 白沙子全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400)。
|
|
著述: |
任真子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
|
註:[任真子集][認真子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澹菴紀年: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
|
註:澹菴紀年(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誠菴奏稿: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4)。
|
|
註:誠菴奏稿(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