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73

CBDB ID: 68773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靳榮藩/Jin Rongfan
指數年 (index year): 1726
生年: 清(Id: 20)雍正(Id: 661)4年 (1726)
卒年: 清(Id: 20)乾隆(Id: 662)49年 (1784)
享年: 59
朝代: 清(Id: 20)
為女性: 0
郡望: 【未詳】(ID: 0)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雍正4年~乾隆49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23630.】

人名權威資料鏈接:
跳轉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2462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389

別名: 字(Id:4)价人,室名、別號(Id:5)淥溪,室名、別號(Id:5)綠溪,室名、別號(Id:5)菉溪,室名、別號(Id:5)鎮園。

地理資訊:
籍貫(基本地址)(Id:1):  清朝(Id: 6756) / 山西省(Id: 7385) / 潞安府(Id: 7419) / 黎城7422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2462
山西-潞安府-黎城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入仕:
入仕門 進士類(Id:040101)
入仕別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12462

入仕門 舉人科(Id:040102)
入仕別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12462

入仕門 正常科舉(Id:0401)
入仕別 科舉: 明通榜(Id:17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12462

任官:
 ▪ 縣知縣 地點: 瓊山。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廣東瓊州府瓊山縣知縣
 ▪ 縣知縣 地點: 新蔡。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河南汝寧府新蔡縣知縣
 ▪ 縣知縣 地點: 龍門。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直隸龍門縣知縣
 ▪ 縣知縣 地點: 遷安。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直隸遷安縣知縣
 ▪ 鄉試分校 地點: 河南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河南鄉試分校
 ▪ 鄉試分校 地點: 河南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河南鄉試分校
 ▪ 知府 地點: 大名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直隸大名府知府
 ▪ 知州 地點: 蔚州。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直隸蔚州知州
 ▪ 兼 知州 地點: 遵化直隸州。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直隸遵化直隸州知州
 ▪ 知州 地點: 遵化直隸州。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462)。
:直隸遵化直隸州知州

親屬關係:
父(F):  靳尚端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462)。
祖父(FF):  靳綺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462)。
母(M):  溫氏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462)。
繼母(M^):  盛氏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462)。
子(S):  靳師儉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462)。

社會關係:
同年友:  朱珪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462)。

著述:
吳詩集覽 角色:未詳。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462)。
  :吳詩集覽20卷,談藪1卷/靳榮藩編注[吳偉業梅村詩集註](一說4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綠溪文稿 角色:未詳。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462)。
  :綠溪文稿(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綠溪詩古文雜著 角色:未詳。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462)。
  :綠溪詩古文雜著(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綠溪語 一卷 角色:撰著者。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