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33544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李調元/Li Diaoyu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734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羅江(Id: 8744)
|
生年:
清(Id: 20)雍正(Id: 661)12年 (1734)
|
卒年:
清(Id: 20)嘉慶(Id: 663)8年 (1803)
|
享年: 70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Li(2) Tiaoyuan [33544] RM, p. 444.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雍正12年~嘉慶7年。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原注:「李調元卒於嘉慶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公曆為1803年1月14日。」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8685.】 |
|
出處: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209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220780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5499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七 |
明清戲曲序跋纂箋(Id: 67822), 頁卷十二曲話曲目 |
|
別名:
未詳(Id:0)卍齋,未詳(Id:0)墨莊,未詳(Id:0)看雲樓,字(Id:4)秔塘,室名、別號(Id:5)童山,未詳(Id:0)童山老人,未詳(Id:0)童山蠢翁,字(Id:4)羹堂,未詳(Id:0)臥雪山人,未詳(Id:0)萬卷樓,未詳(Id:0)蔗尾,室名、別號(Id:5)蠢翁,未詳(Id:0)贊庵,室名、別號(Id:5)贊菴,未詳(Id:0)醒園,未詳(Id:0)鐵員外,字(Id:4)雨村,室名、別號(Id:5)雨邨,未詳(Id:0)鶴洲。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四川省(Id: 8660) / 綿州直隸州(Id: 8742) / 綿州直隸州直轄地方8743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5499 |
註: |
四川-綿州(綿陽)[四川-羅江](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四川省(Id: 8660) / 綿州直隸州(Id: 8742) / 羅江8744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209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頁1209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明清戲曲序跋纂箋 |
頁卷十二曲話曲目 |
|
入仕門: |
學生門(Id:0501)
|
入仕別: |
書院(Id:21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5499 |
|
任官: |
▪ 吏部考功司員外郎: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5499)。
註:吏部考功司員外郎 |
▪ 吏部員外郎: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
註:吏部員外郎 |
▪ 吏部主事: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七)。
註:吏部主事 |
▪ 鄉試考官:
|
地點: 廣東省。起始年:
1774。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七)。
註:鄉試考官 |
▪ 學政:
|
地點: 廣東省。起始年:
1777。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
註:學政 |
|
社會區分: |
收藏家(Id: 184)
|
[為官者:文](Id: 40)
|
|
親屬關係: |
妾(C): |
萬氏(李調元妾) |
出處: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頁MQWW PoetID #1167, HuWenKai #683)。
|
|
社會關係: |
同學、同門: |
孟邵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同學、同門: |
何明禮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同學、同門: |
張翯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同學、同門: |
張邦伸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同學、同門: |
姜錫嘏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為Y之學生: |
錢陳群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為Y所著書作序: |
謝方端
(-1)
|
|
出處: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頁MQWW PoetID #1172, HuWenKai #771)。
|
友: |
畢沅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友: |
袁枚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友: |
王文治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友: |
趙翼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友: |
程晉芳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友: |
陳琮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友: |
楊慎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5499)。
|
|
著述: |
制義科瑣記: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諸家藏書薄: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曲話: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禮記補注: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南越筆記: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蠶翁詞: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月令氣候圖說: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粵風: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賦話: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蜀碑記: |
著作年代:1226,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井蛙雜記: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井蛙雜記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使琉球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使琉球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全五代詩:一百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全五代詩 100卷/李調元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出口程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出口程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函海:一百四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函海 142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制義科璅記: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制義科璅記[制義科瑣記] 4卷另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十三經注疏錦字: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十三經注疏錦字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卍齋璅錄: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卍齋璅錄 12卷[10卷另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古音合: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古音合 [或稱⋘滙音⋙] 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史說: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史說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唾餘新拾: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唾餘新拾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字錄: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字錄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官話: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官話 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尚書古字辨異: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尚書古字辨異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幼學草: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幼學草(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弄譜: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弄譜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文集(李調元):二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文集[童山文集] 20卷另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古文: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易古文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李雨村所著書:二十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李雨村所著書 20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東海小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東海小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楊升庵年譜: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楊升庵年譜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樂府侍兒小名錄: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樂府侍兒小名錄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童山自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童山自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童山詩選: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童山詩選 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童山詩集:四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童山詩集 4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童山選集: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童山選集 1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粵東皇華集: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粵東皇華集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粵東觀海集: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粵東觀海集 10卷/李調元編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續拾: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續拾 [ 唾餘續拾]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羅江縣志: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羅江縣志 10卷/李調元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蔗尾叢談: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蔗尾叢談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蜀碑記補: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蜀碑記補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蜀雅:二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蜀雅 20卷/李調元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蠢翁詞: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蠢翁詞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補拾: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補拾[唾餘補拾]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詞話(李調元):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詞話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話(李調元):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詩話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音辨: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詩音辨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談墨錄:十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談墨錄 1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通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通詁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鄭氏尚書古文證訛:十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鄭氏尚書古文證訛 1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金石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金石品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金石存(李調元):十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金石存 1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雨村詩話: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雨村詩話(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鄭氏古文尚書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34-44)。
|
方言藻: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未知。
|
然犀志: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未知。
|
六書分毫: |
著作年代:1793,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未知。
|
夏小正箋: |
著作年代:220,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未知。
|
儀禮古今考: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儀禮古今考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勦說: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勦說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周禮摘箋:五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周禮摘箋 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奇字名:十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奇字名 1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左傳官名考: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左傳官名考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春秋三傳比: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春秋三傳比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春秋左傳會要: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春秋左傳會要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禮記補註: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禮記補註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童山詩音說: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童山詩音說(童山詩說)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諸家藏書簿:十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諸家藏書簿[諸家藏書畫簿]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諸家藏畫簿:十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諸家藏畫簿[諸家藏書畫簿]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古文三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33-34)。
|
古音合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208-213)。
|
通話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216-221)。
|
卍齋璅錄 十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017-1031)。
|
尾蔗叢談 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045-1082)。
|
逸孟子:一卷: |
角色:編纂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499)。
|
|
註:逸孟子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十三經注疏錦字 四卷: |
角色:編纂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82)。
|
|
CBDB ID: 286236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李調元/Li Diaoyu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91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德州(Id: 4861)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未詳(Id: 0)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Index year 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Rule 10; |
|
出處: |
正德十六年登科錄:一卷(Id: 32087), 頁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 |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山東布政司(Id: 4839) / 濟南府(Id: 4840) / 德州(Id: 4860) / 德州4861
|
出處: 正德十六年登科錄:一卷 |
, 頁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 |
註: |
歸德州 |
|
親屬關係: |
兄(B+): |
李茂元 |
出處:正德十六年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
|
|
CBDB ID: 310333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李調元/Li Diaoyu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519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江都(Id: 4623)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未詳(Id: 0)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出處: |
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登科錄:一卷(Id: 32071), 頁第三甲第七十七名 |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揚州府(Id: 4622) / 江都4623
|
出處: 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 頁第三甲第七十七名 |
註: |
直隸江都縣 |
|
親屬關係: |
兄(B+): |
李遇元 |
出處: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七十七名)。
|
|
CBDB ID: 357471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李調元/Li Diaoyu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93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息縣(Id: 5156)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未詳(Id: 0)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Index year 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Rule 5; |
|
出處: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209 |
|
地理資訊: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河南布政司(Id: 5021) / 汝寧府(Id: 5141) / 光州(Id: 5151) / 息縣5156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209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頁1209 |
|
CBDB ID: 476757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李調元/Li Diaoyu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Id: )
|
生年:
不詳 |
卒年:
不詳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出處: |
龍門縣志(Id: 38604), 頁section_id=34419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龍門縣志 |
頁34419 |
|
任官: |
▪ 通判:
|
出處:龍門縣志(頁sectionid=34419)。
註:理餉文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