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1919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王堯臣/Wang Yaoche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003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虞城(Id: 11223)
|
生年:
北宋(Id: 15)咸平(Id: 513)6年 (1003)
|
卒年:
北宋(Id: 15)嘉祐(Id: 526)3年 (1058)
|
享年: 56 |
朝代: 宋(Id: 15) |
為女性: 0 |
郡望: 太原(ID: 20)
|
註: |
Wang(2) Yaochen [1919] Jinshi # 1. His ancestors were Taiyuan jun Wang(2). Du's [3986] son, Tonglao's [1888] father, Tinglao's [1887] father or uncle. Zhichen's [1785] elder cousin, Qinzhen's [1767] cousin, father-in-law of Qi(1) Lun's [134] grandson, Shidao [3030]. His uncles, Huan [3957] and Yan(a) [3992], were the successive father-in-laws of Cai(1) Ting [1661] and Huan was the grandfather of Cai(1) Yanqing's [1662] wife. She was the product of the union between Huan's son Taiyuan Wang(2) Xianchen [3954], and a Longxi Li(2) Shi, two of the 'aristocratic' lineages (wangzu) of Songzhou. Duanchen [1906] had the same generational name as Yaochen(1)'s cousins. Zhu(1) Yanzhi [3266], probable kin of Zhu(1) Sun [521] and Zhu(1) Mingzhi [526] married the daughter of Wang(2) Dingchen [3983] after his first wife, Shen(2) Li's [1452] daughter, died at an early age. Dingchen has the same generational name as Yaochen's cousins. Fan Zuyu, WJ, 39.16b; XCB, 117.15b, 140.8a, 158.1a; HSSCGY, 4.8b; Liu Chang, WJ, 51.5a-11b; Ouyang Xiu, WJ, 32.1a-3b; SS, 292.19b; Song Qi, WJ, 31.1a. CBD, 1, 342-3. |
|
出處: |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Id: 7596), 頁1902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622554 |
山左冢墓遺文(Id: 62225), 頁仇公著墓誌 |
|
別名:
字(Id:4)伯庸,諡號(Id:6)文安,諡號(Id:6)文忠。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宋州(Id: 11212) / 虞城11223
|
出處: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
, 頁1902 |
註: |
虞城人(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
頁1902 |
|
任官: |
▪ 正授 尚書省戶部侍郎: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三司使:
|
地點: 宋朝。起始年:
之間1043。
終止年:
慶曆5。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樞密使: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提舉在京諸司:
|
地點: 開封。起始年:
之間1037。
終止年:
之間1039(寶元2)。
未詳。 出處:未知。
|
▪ 正授 同知樞密院事:
|
地點: 宋朝。起始年:
之間1051。
終止年:
之間1055(至和2)。
未詳。 出處:未知。
|
▪ 安撫使:
|
出處:陝西通志(頁sectionid=51481)。
註:陜西體量安撫使 |
▪ 正授 參知政事:
|
地點: 宋朝。起始年:
之間1056。
終止年:
嘉祐3。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大理寺丞: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待制: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翰林學士: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門下省給事中: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龍圖閣待制: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輕車都尉:
|
起始年:
之間1058。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少府監少監: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樞密副使: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贈 太師:
|
起始年:
之間1080。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贈 太尉: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知制誥: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知某州軍州事:
|
地點: 單州。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知某州軍州事:
|
地點: 光州。起始年:
1030。
終止年:
1032。
出處:宋兩淮大郡守臣易替考。
註:LZL MasterFileLineID9661 |
▪ 正授 中書令:
|
起始年:
之間1080。
終止年:
未詳。
未詳。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正授 三司度支判官:
|
地點: 宋朝。起始年:
之間1035。
終止年:
之間1036(景祐)。
未詳。 出處:未知。
|
▪ 正授 群牧使:
|
地點: 宋朝。起始年:
之間1046。
終止年:
之間1048(慶曆)。
未詳。 出處:未知。
|
|
社會區分: |
[財政官員](Id: 68)
|
[宰執](Id: 34)
|
|
親屬關係: |
弟(B-): |
王純臣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856)。
|
長女婿(D1H): |
戚師道 |
|
父(F): |
王瀆 |
|
從父;伯叔父(FB): |
王沖 |
出處:宋史。
|
從兄弟;堂兄弟(FBS): |
王端臣 |
|
從弟(FBS-): |
王陟臣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832)。
|
母(M): |
仇氏(王堯臣母) |
出處:山左冢墓遺文(頁仇公著墓誌)。
|
舅表弟(MBS-): |
仇公著 |
出處:山左冢墓遺文(頁仇公著墓誌)。
|
長子; 第一子(S1): |
王同老 |
|
次子(S2): |
王周老 |
|
三子(S3): |
王朋老 |
|
|
社會關係: |
推薦: |
李及之
【撰次唐史有益治體者 為君臣龜鑑八十卷 王堯臣上其書 韓琦亦以館職薦之 除直秘閣】
(-1)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5209)。
|
推薦: |
孫惟恭
【錢塘人 曾祖始遷京師 以王堯臣薦入官 稍遷至將仕郎 守少府監丞】
(-1)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0597)。
|
推薦: |
令狐挻
(-1)
|
|
出處:全宋文(頁2404.136)。
|
祭文由Y所作: |
韓琦
(1058)
|
祭文由Y所作: |
韓琦
【祭僕射王公伯庸文 / 安陽集】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祭文由Y所作: |
蘇頌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
祭文由Y所作: |
蘇頌
【祭王參政文 / 蘇魏公集】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遭到Y的反對/攻訐: |
胡宿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
|
遭到Y的反對/攻訐: |
胡宿
【參知政事 帝欲除樞密使 為當制學士胡宿所抑 嘉祐三年遷吏部侍郎 八月卒】
(-1)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欣賞/器重: |
許元
(-1)
|
行狀由Y所作: |
劉敞
(1058)
|
行狀由Y所作: |
劉敞
【王公行狀 / 公是集】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墓誌銘由Y所作: |
歐陽修
【王公墓誌銘 / 歐陽文忠公集】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被致書由Y: |
李覯
【上王內翰論】
(-1)
|
|
出處:全宋文(頁41.336)。
|
收到Y的啓: |
韓琦
【光州知郡狀元學士啟】
(-1)
|
|
出處:全宋文(頁39.325)。
|
收到Y的啓: |
韓琦
【狀元大著學士啟】
(-1)
|
|
出處:全宋文(頁39.320)。
|
收到Y的啓: |
韓琦
【狀元正言學士啟】
(-1)
|
|
出處:全宋文(頁39.327)。
|
收到Y的答啓: |
歐陽修
【回王舍人堯臣啟】
(-1)
|
|
出處:全宋文(頁33.133)。
|
為Y作墓誌銘: |
丁司農
(1058)
|
|
著述: |
崇文總目: |
著作年代:1058,
角色:未詳。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文集(王堯臣): |
角色:未詳。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9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