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3130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張九齡/Zhang Jiuling |
指數年 (index year): 678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曲江(Id: 16411)
|
生年:
唐(Id: 6)儀鳳(Id: 361)3年 (678)
|
卒年:
唐(Id: 6)開元(Id: 375)28年 (740)
|
享年: 63 |
朝代: 唐(Id: 6) |
為女性: 0 |
郡望: 始興(ID: 72)
|
註: |
Zhang(1) Jiuling [3130] Giles, 17-18.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記其生卒年為:678 - 740. |
|
出處: |
唐九卿考(Id: 38295), 頁128 |
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Id: 24309), 頁1752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53484 |
荊州府志(Id: 6312), 頁section_id=83203 |
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Id: 40303), 頁tempid=30694 |
|
別名:
字(Id:4)子壽,别名、曾用名(Id:3)張九齡,别名、曾用名(Id:3)張博物,諡號(Id:6)文獻。 |
地理資訊: |
遷住地(Id:2): |
唐朝(Id: 14488) / 關內道(Id: 14489) / 京兆府(Id: 14490) / 長安14493
|
出處: 未知 |
, 頁0000 |
註: |
|
遊歷或曾經到過(Id:12): |
唐朝(Id: 14488) / 關內道(Id: 14489) / 京兆府(Id: 14490) / 長安14493
|
出處: 王維年譜 |
, 頁68 |
註: |
張清華《王維年譜》開元二十五年:“(王維)與蕭嵩、張九齡、韓休、杜暹、王邱、裴耀卿等于韋氏逍遙谷宴集,作《暮春太師丞相諸公于韋氏逍遙谷宴集序》。……逍遙谷,韋嗣立別業,在驪山清虛原幽棲谷。”學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68-69頁。 |
祖籍(Id:5): |
唐朝(Id: 14488) / 河北道(Id: 15168) / 涿州(Id: 15384) / 范陽15385
|
出處: 唐代墓誌匯編:二卷 |
, 頁Kaiyuan 525 |
註: |
范陽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唐朝(Id: 14488) / 嶺南道(Id: 16373) / 韶州(Id: 16410) / 曲江16411
|
出處: 未知 |
, 頁0000 |
註: |
|
前住地(Id:3): |
唐朝(Id: 14488) / 嶺南道(Id: 16373) / 韶州(Id: 16410) / 曲江16411
|
出處: 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 頁pers01752 |
註: |
韶州/曲江(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未知 |
頁 |
|
入仕門: |
制舉(Id:0403)
|
入仕別: |
科舉制舉: 材堪經邦科(Id:287)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頁pers01752 |
|
入仕門: |
制舉(Id:0403)
|
入仕別: |
科舉制舉: 道侔伊呂科(Id:303)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頁pers01752 |
|
任官: |
▪ 權 按察使:
|
地點: 嶺南道。起始年:
之間730。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嶺南按察使 |
▪ 權 工部侍郎: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工部侍郎 |
▪ 權 集賢學士知院事:
|
起始年:
之間734。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集賢學士知院事 |
▪ 權 禮部員外郎:
|
起始年:
之間719。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禮部員外郎 |
▪ 權 秘書省少監:
|
起始年:
之間731。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秘書少監 |
▪ 權 尚書右丞相:
|
起始年:
之間736。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尚書右丞相 |
▪ 權 司勲員外郎:
|
起始年:
之間720。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司勳員外郎 |
▪ 權 太常少卿:
|
起始年:
之間726。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太常少卿 |
▪ 權 太常少卿:
|
起始年:
之間725。
終止年:
之間726(開元14)。
出處:唐九卿考(頁128)。
|
▪ 權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起始年:
之間733。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 權 縣伯:
|
地點: 始興。起始年:
之間735。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始興縣伯 |
▪ 權 校書郎: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校書郎 |
▪ 權 修國史:
|
起始年:
之間734。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修國史 |
▪ 權 中書令:
|
起始年:
之間734。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中書令 |
▪ 權 中書舍人:
|
起始年:
之間722。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中書舍人 |
▪ 權 中書侍郎: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中書侍郎 |
▪ 權 州長史:
|
地點: 荆州。起始年:
之間737。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荊州長史 |
▪ 權 州刺史:
|
地點: 洪州。起始年:
之間727。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洪州刺史 |
▪ 權 州刺史:
|
地點: 桂州。起始年:
之間730。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桂州刺史 |
▪ 權 州刺史:
|
地點: 冀州。起始年:
之間726。
終止年:
。
赴任。 出處:唐刺史考全編(頁1497)。
|
▪ 權 州刺史:
|
地點: 豫章。起始年:
之間727。
終止年:
之間730(開元18)。
赴任。 出處:唐刺史考全編(頁2249)。
|
▪ 權 州刺史:
|
地點: 江陵府。起始年:
之間737。
終止年:
之間740(開元28)。
赴任。 出處:唐刺史考全編(頁2671)。
|
▪ 權 州刺史:
|
地點: 始安。起始年:
之間730。
終止年:
之間731(開元19)。
赴任。 出處:唐刺史考全編(頁3241)。
|
▪ 權 左補闕:
|
起始年:
之間718。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左補闕 |
▪ 權 左拾遺: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註:左拾遺 |
▪ 長史:
|
出處:荊州府志(頁section_id=83203)。
註:長史 |
|
社會區分: |
書法家(Id: 9)
|
詩人(Id: 114)
|
[為官者:文](Id: 40)
|
|
親屬關係: |
兄弟(B): |
張九皋 |
|
姪孫;從孫(BSS): |
張偁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900)。
|
父(F): |
張弘愈 |
|
直系後裔(G+n): |
張轂 |
|
子(S): |
張拯 |
出處: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
|
嗣子(作為繼承人的兒子)(S): |
張拯 |
出處:唐代墓誌匯編:二卷(頁Kaiyuan 525)。
|
岳父(WF): |
譚誨 |
出處: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
|
|
社會關係: |
相唱和: |
裴耀卿
(737)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8)。
|
相唱和: |
蕭嵩
(737)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8)。
|
相唱和: |
韓休
(737)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8)。
|
相唱和: |
王維
(737)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8)。
|
相唱和: |
杜暹
(737)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8)。
|
相唱和: |
王邱
(737)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8)。
|
推薦: |
王維
(735)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3)。
|
欣賞/器重: |
李泌
(732)
|
贈詩、文: |
張九皋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4)。
|
贈詩、文: |
蘇頲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7)。
|
贈詩、文: |
張九章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4)。
|
贈詩、文: |
李隆基(唐玄宗)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6)。
|
贈詩、文: |
姚崇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7)。
|
贈詩、文: |
韋抗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6)。
|
贈詩、文: |
韋嗣立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7)。
|
贈詩、文: |
張說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4)。
|
贈詩、文: |
盧懷慎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5)。
|
贈詩、文: |
源乾曜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5)。
|
贈詩、文: |
李林甫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5)。
|
贈詩、文: |
王晙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4)。
|
贈詩、文: |
司馬承禎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5)。
|
贈詩、文: |
崔日用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5)。
|
贈詩、文: |
綦毋潛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7)。
|
贈詩、文: |
李日知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6)。
|
贈詩、文: |
李乂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5)。
|
贈詩、文: |
李撝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5)。
|
贈詩、文: |
李憲(唐讓皇帝)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5)。
|
贈詩、文: |
耿仁忠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5)。
|
贈詩、文: |
王震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4)。
|
贈詩、文: |
李尚隱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6)。
|
贈詩、文: |
蘇氏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7)。
|
贈詩、文: |
韓席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7)。
|
贈詩、文: |
蔡孚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7)。
|
贈詩、文: |
趙頤貞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7)。
|
贈詩、文: |
陸澧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8)。
|
贈詩、文: |
陸景獻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8)。
|
收到Y的贈詩、文: |
杜甫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105)。
|
收到Y的贈詩、文: |
裴耀卿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306)。
|
收到Y的贈詩、文: |
權德輿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132)。
|
收到Y的贈詩、文: |
王維
【《上張令公》】
(734)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0)。
|
收到Y的贈詩、文: |
王維
【《獻始興公》】
(735)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10)。
|
收到Y的贈詩、文: |
劉禹錫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收到Y的贈詩、文: |
王昌齡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41)。
|
收到Y的贈詩、文: |
張祜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46)。
|
收到Y的贈詩、文: |
孟浩然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344)。
|
收到Y的贈詩、文: |
錢起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454)。
|
收到Y的贈詩、文: |
崔頌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490)。
|
收到Y的贈詩、文: |
釋皎然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380)。
|
收到Y的贈詩、文: |
竇弘餘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656)。
|
收到Y的贈詩、文: |
宋鼎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667)。
|
收到Y的贈詩、文: |
孫翃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315)。
|
為Y作墓誌銘: |
徐堅
(732)
|
為Y作墓誌銘: |
韋A
(732)
|
為Y作墓誌銘: |
張說
(732)
|
詩文序由Y所作: |
王維
【《暮春太師丞相諸公于韋氏逍遙谷宴集序》】
(737)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8)。
|
德政碑/頌由Y所作: |
王維
【《京兆尹張公德政碑并序》】
(734)
|
|
出處:王維年譜(頁60)。
|
|
著述: |
曲江集: |
著作年代:740,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曲江張先生文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752)。
|
千秋金鑑五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711-7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