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30618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徐問/Xu We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87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武進(Id: 4611)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明(Id: 19)嘉靖(Id: 650)29年 (1550)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Xu(3) Wen(2) [30618] RM, p. 788. Changzhou FXZ (1506), 3.4a, 7a.From Hartwell's ACTIVITY table:1501: passed juren exam. |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951 |
毗陵人品記(Id: 60745), 頁212 |
註: |
徐問[97],字用中,武進人,廉介好修。弱冠,登弘治壬戌進士。除廣平府教官。召爲刑部主事,歷郎中。值權倖縱横,問持法,屹不能動。出知登州,調臨江,以方畧,擒獲大盜數百人,尋遷長蘆運使。轉廣西叅政,累遷廣東左布政。適遣中使採珠,不中程,御史欲下令責諸賈。問曰:“珠有禁,不趣賈爲盜耶?”事得寢。問亦坐是受部叅,賴天子聖明,不問。無何入覲,以廉受上賞。尋撫貴州,夷俗獷悍,喜相毒噬。問建貴陽書院,祀濂、洛、關、閩諸贒,群多士而訓誨之,夷俗漸歸禮讓。擒獨山土酋,賜璽書褒勉。尋陞兵部右侍郎,自謂:“於學問未有豁然處”,因請告歸,棲遲芳茂山下,潛思力究,凡十年。起南京禮部侍郎,進南京戶部尚書。甫數月,復乞歸。登第四十八年,家無長物,田不滿百,又割以贍寡嫂。其學以紫陽爲宗,窮理致知爲入門,敬義直方爲實際,滌除習氣爲工夫。恬退廉潔,則其天性也。所著有《讀書劄記》、《山堂萃稿》。卒謚“莊裕”。
[明]毛憲、[明]葉金 初編,[明]顧憲成 重編,[明]吴亮 增補,王繼宗 點校:《毗陵人品記•卷八 國朝•徐問》,鳳凰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第212頁。 |
明史(Id: 2186), 頁5315-5316 |
註: |
徐問,字用中,武進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廣平推官。遷刑部主事,歷兵部,出爲登州知府。地濱海多盜,問盡捕之。調臨江。修築壞堤七十二。轉長蘆鹽運使。運司故利藪,自好者不樂居。問曰:“吾欲淸是官也。”終任不取一錢。累遷廣東左布政使。嘉靖十一年以治行卓異,拜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獨山州賊蒙鉞弑父爲亂。問聞南丹、泗城欲助逆,檄廣西撫按伐其謀。又檄鉞弟釗復父讐,事平得承襲。鉞援絕。問督大兵分道入,誅之。捷聞,賜金綺,召爲兵部右侍郞。疏陳武備八事。又言:“兩廣、雲、貴半土司,深山密菁,瑤、僮、羅、僰所窟穴。邊將喜功召釁,好爲掃穴之舉。王師每入,巨憝潛踪,所誅戮率無辜赤子。興大兵,費厚餉,以易無辜命,非陛下好生意。宜敕邊臣布威信,嚴阨塞,謹哨探,使各安邊境,以絕禍萌。”帝深納其言。尋引疾歸。
二十一年召爲南京禮部侍郞。久之,就遷戶部尙書。復引疾去,卒於家。問淸節自勵。居官四十年,敝廬蕭然,田不滿百畝。好學不倦,粹然深造,爲士類所宗。隆慶初,諡莊裕。
[清]張廷玉 等 撰,中華書局編輯部 點校:《明史•卷二百一 列傳第八十九•徐問》,中華書局,1974年4月,第1版,第5315-5316頁。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845782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985 |
江南通志(Id: 2067), 頁lgid=65783 |
註: |
徐問字用中武進人?治壬戌進士守登州盜賊屏跡○○○調臨江築堤七十二所以利民累擢巡撫貴州以平獨○○○山土司䝉鉞功拜兵部右侍郞歴南戸部尚書乞歸卒○○○諡莊裕問淸操絕俗敝廬蕭然田不滿百生平學宗紫○
【65784】○○○陽有讀書劄記山堂萃稿 |
|
別名:
行第(Id:7)二,字(Id:4)用中,諡號(Id:6)莊裕,室名、別號(Id:5)養齋,未詳(Id:0)養齋先生,室名、別號(Id:5)養齋先生。 |
地理資訊: |
未詳(Id:0):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常州府(Id: 4610) / 武進4611
|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 頁4885 |
註: |
武進人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常州府(Id: 4610) / 武進4611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951 |
註: |
南京-常州府-武進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常州府(Id: 4610) / 武進4611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985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
任官: |
▪ 兵部車駕司郎中: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兵部車駕郎中(車駕郎中) |
▪ 兵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534。
終止年:
1535(嘉靖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兵部右侍郎(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1卷)(CBDB_line_ID=130533) |
▪ 布政使司參政:
|
地點: 廣西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廣西參政(明儒言行錄;1冊7卷)(CBDB_line_ID=130527) |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起始年:
1532。
終止年:
1534(嘉靖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實錄:世宗實錄;137卷)(CBDB_line_ID=130531) |
▪ 戶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4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南京戶部尚書(明實錄:世宗實錄;297卷)(CBDB_line_ID=130535) |
▪ 教授:
|
地點: 廣平府。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廣平府教授(明儒言行錄;1冊7卷)(CBDB_line_ID=130519) |
▪ 禮部右侍郎: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42。
終止年:
1545(嘉靖2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南京禮部右侍郎(明實錄:世宗實錄;269卷)(CBDB_line_ID=130534) |
▪ 禮部右侍郎: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51)。
註:南京禮部右侍郎 |
▪ 贈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太子少保(贈)(明實錄:穆宗實錄;15卷)(CBDB_line_ID=130536) |
▪ 推官:
|
地點: 廣平。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廣平推官(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1卷)(CBDB_line_ID=130520) |
▪ 推官:
|
地點: 廣平。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51)。
註:廣平推官 |
▪ 巡撫:
|
地點: 貴州布政司。起始年:
1532。
終止年:
1534(嘉靖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貴州巡撫(明實錄:世宗實錄;162卷)(CBDB_line_ID=130532) |
▪ 鹽運使:
|
出處:明史(頁5315-5316)。
註:長蘆鹽運使 |
▪ 右布政使:
|
地點: 廣西布政司。起始年:
1529。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廣西右布政使(明實錄:世宗實錄;101卷)(CBDB_line_ID=130529) |
▪ 員外郎: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員外郎(明實錄:武宗實錄;57卷)(CBDB_line_ID=130522) |
▪ 知府:
|
地點: 登州府。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登州知府 |
▪ 知府:
|
地點: 臨江府。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臨江知府](調臨江) |
▪ 左布政使:
|
地點: 廣東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1532(嘉靖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廣東左布政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1卷)(CBDB_line_ID=130530) |
▪ 左參政:
|
地點: 福建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1529(嘉靖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註:福建布政使司左參政(明實錄:世宗實錄;101卷)(CBDB_line_ID=130528) |
▪ 府教授:
|
地點: 廣平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51)。
註:廣平府教授 |
▪ 巡撫:
|
地點: 貴州巡撫。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51)。
註:貴州巡撫 |
|
社會區分: |
理學家(Id: 146)
|
[為官者:文](Id: 40)
|
|
親屬關係: |
兄(B+): |
徐學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弟(B-): |
徐思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弟(B-): |
徐辨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父(F): |
徐玉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祖父(FF): |
徐毅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曾祖(FFF): |
徐士能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母(M): |
陶氏(徐問母)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妻子(W): |
褚氏(徐問妻) |
出處: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
|
|
社會關係: |
傳記作者為Y: |
張袞
【張袞撰傳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885)。
|
為Y作傳: |
謝應芳
【龜巢先生傳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214)。
|
為Y作傳: |
潘諒
【潘太守傳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080)。
|
為Y作祭文: |
陳琳
【祭陳侍郞石峰先生文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199)。
|
為Y作祭文: |
毛憲
【丙申冬再奠古菴文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58)。
|
為Y作祭文: |
毛憲
【又奠古菴文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58)。
|
為Y作祭文: |
邵銳
【祭太僕邵思抑文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044)。
|
為Y作祭文: |
惲巍
【祭惲功甫文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658)。
|
為Y作祭文: |
羅輅
【祭大理少卿羅質甫文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674)。
|
祭文由Y所作: |
王崇慶
【祭徐養齋司徒文 / 端溪先生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885)。
|
為Y作臨別贈言(送別詩、序): |
周用
【送周憲使行之擢河南布政序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350)。
|
為Y作臨別贈言(送別詩、序): |
邵銳
【送邵布政思抑之山東序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044)。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毛憲
【徐養齋之廣西方伯序 / 古菴毛先生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885)。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江以達
【送右司馬養齋徐公歸武進序 / 午坡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885)。
|
為Y作神道碑: |
杭淮
【杭公神道碑銘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169)。
|
為Y作神道碑: |
邵銳
【邵公神道碑 / 皇明名臣墓銘兌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044)。
|
為Y作墓表: |
周昇
【周公墓表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387)。
|
為Y作墓表: |
葉夔
【葉公墓表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7611)。
|
為Y作行狀: |
毛憲
【毛公行狀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58)。
|
為Y作行狀: |
徐玉
【府君行述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805)。
|
為Y作行狀: |
陳實
【陳公行狀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260)。
|
致書Y: |
呂柟
【寄呂司成仲木】
(-1)
|
|
出處:山堂萃稿:十六卷。
|
致書Y: |
湛若水
【寄湛宗伯甘泉】
(-1)
|
|
出處:山堂萃稿:十六卷。
|
被致書由Y: |
薛應旂
【與徐養齋公】
(-1)
|
|
出處:方山薛先生全集:二十八卷。
|
被致書由Y: |
唐順之
【與徐養齋尚書書】
(-1)
|
|
出處:荊川全集。
|
被致書由Y: |
王慎中
【上徐養齋公】
(-1)
|
|
出處:遵巖集。
|
答Y書: |
王廷相
【答王司馬子衡】
(-1)
|
|
出處:山堂萃稿:十六卷。
|
答Y書: |
周衝
【答周道通】
(-1)
|
|
出處:山堂萃稿:十六卷。
|
答Y書: |
湛若水
【又答甘泉】
(-1)
|
|
出處:山堂萃稿:十六卷。
|
收到Y的答書: |
張邦奇
【復徐飬齋】
(-1)
|
|
出處:環碧堂集(頁卷2)。
|
收到Y的答書: |
張邦奇
【答徐飬齋】
(-1)
|
|
出處:環碧堂集(頁卷1)。
|
收到Y的答書: |
張邦奇
【答徐飬齋/環碧堂集】
(-1)
|
|
出處:環碧堂集(頁1,2)。
|
為Y作墓誌銘: |
丁致祥
【丁公墓誌銘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0)。
|
為Y作墓誌銘: |
吳佶
【吳君墓誌銘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590)。
|
為Y作墓誌銘: |
周宣
【周公墓誌銘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401)。
|
為Y作墓誌銘: |
周㻾
【周君墓誌銘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526)。
|
為Y作墓誌銘: |
莊祥
【莊公墓誌銘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453)。
|
為Y作墓誌銘: |
畱志淑
【畱公墓誌銘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664)。
|
為Y作墓誌銘: |
蹇益
【蹇公墓誌銘 / 山堂萃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222)。
|
詩文序由Y所作: |
毛憲
【徐養齋感興詩序 / 古菴毛先生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885)。
|
|
著述: |
山堂萃稿:十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
|
註:山堂萃稿 1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讀書箚記: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
|
註:讀書箚記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養齋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51)。
|
|
註:養齋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讀書劄記: |
著作年代:1532,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未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