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34596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吳儼/Wu Y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57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宜興(Id: 4615)
|
生年:
明(Id: 19)天順(Id: 646)1年 (1457)
|
卒年:
明(Id: 19)正德(Id: 649)14年 (1519)
|
享年: 63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Wu(3) Yan(9) [34596] CHECK biographical sources cited in Lidai renwu nianli tongpu. MS, 184.4888. |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467 |
明史(Id: 2186), 頁4888 |
註: |
吳儼,字克溫,宜興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侍講學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初,召修孝宗實錄,直講筵。劉瑾竊柄,聞儼家多貲,遣人啗以美官。儼峻拒之,瑾怒。會大計羣吏,中旨罷儼官。瑾誅,復職歷禮部左、右侍郞,拜南京禮部尙書。十二年,武宗北巡,儼抗疏切諫。明年復偕諸大臣上疏曰:“臣等初聞駕幸昌平,曾具疏極論,不蒙採納。旣聞出居庸,幸宣、大,宰輔不及知,羣臣不及從,三軍之士不及衞,京師內外人心動搖。徐、淮以南,荒饉千里,去冬雨雪爲災,民無衣食,安保其不爲盜。所禦之寇尙遠隔陰山,而不虞之禍或猝起於肘腋,臣所大懼也。”不報。十四年卒官。贈太子少保,諡文肅。
[清]張廷玉 等 撰,中華書局編輯部 點校:《明史•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七十二•吳儼》,中華書局,1974年4月,第1版,第4888頁。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74504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837 |
江南通志(Id: 2067), 頁lgid=65780 |
註: |
吳儼字克温宜興人成化丁未進士選庶吉士屢遷侍○○○講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以忤劉瑾被斥瑾誅復官累擢○
【65781】○○○禮部尚書武宗北巡抗疏極諫卒諡文肅從弟仕由進○○○士歴督晉閩粵豫學政校士精審仕孫士貞令上虞有○○○聲歴禮科給事中○○○ |
萬曆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Id: 32080), 頁第三甲第四十八名 |
|
別名:
行第(Id:7)三,字(Id:4)克温,字(Id:4)克溫,室名、別號(Id:5)寗菴,諡號(Id:6)文肅,室名、別號(Id:5)甯菴。 |
地理資訊: |
未詳(Id:0):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常州府(Id: 4610) / 宜興4615
|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 頁2722 |
註: |
宜興人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常州府(Id: 4610) / 宜興4615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467 |
註: |
南京-常州府-宜興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常州府(Id: 4610) / 宜興4615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837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
任官: |
▪ 翰林院編修:
|
起始年:
1489。
終止年:
1500(弘治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翰林院編修(明實錄:孝宗實錄;140卷)(CBDB_line_ID=125352) |
▪ 翰林院侍讀學士: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02。
終止年:
1508(正德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明實錄:孝宗實錄;186卷)(CBDB_line_ID=125357) |
▪ 翰林院侍讀學士: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10。
終止年:
1511(正德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仍舊職)(明實錄:武宗實錄;174卷)(CBDB_line_ID=125360) |
▪ 翰林院侍讀學士: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467)。
註: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 |
▪ 翰林院侍讀學士: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467)。
註: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 |
▪ 翰林院庶吉士:
|
起始年:
1487。
終止年:
1489(弘治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翰林院庶吉士(明實錄:憲宗實錄;288卷)(CBDB_line_ID=125351) |
▪ 會試同考試官:
|
起始年:
149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會試同考官](同考禮部試)(明實錄:武宗實錄;174卷)(CBDB_line_ID=125353) |
▪ 經筵講官:
|
起始年:
149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經筵講官(明實錄:武宗實錄;174卷)(CBDB_line_ID=125354) |
▪ 經筵日講官:
|
起始年:
1506。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經筵日講官(明實錄:武宗實錄;174卷)(CBDB_line_ID=125358) |
▪ 正授 禮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萬曆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四十八名)。
|
▪ 禮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16。
終止年:
1519(正德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南京禮部尚書(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84卷)(CBDB_line_ID=125364) |
▪ 禮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467)。
註:南京禮部尚書 |
▪ 禮部右侍郎: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11。
終止年:
1512(正德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南京禮部右侍郎(明實錄:武宗實錄;78卷)(CBDB_line_ID=125361) |
▪ 禮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512。
終止年:
1515(正德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禮部右侍郎(明實錄:武宗實錄;94卷)(CBDB_line_ID=125362) |
▪ 禮部右侍郎: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467)。
註:南京禮部右侍郎 |
▪ 禮部左侍郎:
|
起始年:
1515。
終止年:
1516(正德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禮部左侍郎(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84卷)(CBDB_line_ID=125363) |
▪ 贈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萬曆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四十八名)。
|
▪ 贈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51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太子少保(贈)(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84卷)(CBDB_line_ID=125365) |
▪ 鄉試官:
|
起始年:
150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順天府鄉試考試官 |
▪ 左春坊左中允:
|
起始年:
1500。
終止年:
1502(弘治1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註:左春坊左中允(明實錄:孝宗實錄;166卷)(CBDB_line_ID=125356) |
▪ 正授 資善大夫: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萬曆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四十八名)。
|
|
親屬關係: |
兄(B+): |
吳偉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兄(B+): |
吳仁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弟(B-): |
吳億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弟(B-): |
吳儉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弟(B-): |
吳仕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父(F): |
吳經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從弟(FBS-): |
吳仕 |
出處:江南通志(頁lgid=65780)。
|
祖父(FF): |
吳玉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曾祖(FFF): |
吳以中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母(M): |
徐氏(吳儼母)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繼母(M^): |
許氏(吳儼繼母)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子(S): |
吳駟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
孫(SS): |
吳夢熊 |
出處:萬曆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四十八名)。
|
妻子(W): |
沈氏(吳儼妻) |
出處: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四十六名)。
|
|
社會關係: |
傳記作者為Y: |
汪佃
【汪佃撰吳公傳 / 皇明名臣墓銘巽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祭文由Y所作: |
邵寶
【祭寗菴宗伯吳公文 / 容春堂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祭文由Y所作: |
劉春
【祭禮部吳尚書文 / 東川劉文簡公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祭文由Y所作: |
費宏
【祭吳寗菴文費文 / 憲公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劉春
【送學士吳君克溫之任南京序 / 東川劉文簡公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劉春
【送禮部侍郎吳公冊封序 / 東川劉文簡公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蔣冕
【送吳克溫歸省祖母序 / 湘皐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羅玘
【送吳克溫序 / 羅文肅公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從Y處收到賀詞 (occasion): |
羅玘
【恩榮省慶序 / 羅文肅公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為Y作行狀: |
徐溥
【徐公行狀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905)。
|
為Y作行狀: |
尹直
【尹公行狀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83)。
|
被致書由Y: |
李東陽
【與吳克温學士書】
(-1)
|
|
出處:懷麓堂後集(頁卷10)。
|
收到Y的贈詩、文: |
靳貴
【贈學士甯菴吳先生之南京序 / 戒菴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建築物得到Y的題詠、記、命名: |
夏尚樸
【南京礼部題名記 / 東巖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詩文序由Y所作: |
費宏
【詞林會別詩引 / 憲公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22)。
|
得罪Y: |
劉瑾
(-1)
|
|
著述: |
吳文肅公摘稿: |
著作年代:1519,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代奕稿: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467)。
|
|
註:[代奕稿][吳文肅公摘稿]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孝宗實錄: |
角色:編纂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770)。
|
|
註:孝宗實錄/魯鐸等預修/魯鐸等預修石珤等修楊廷和等修梁儲等修胡瓚宗等 黃潛等奉敕撰張元禎等奉敕撰傅珪等奉敕撰劉春等奉敕撰/豐熙等修/吳儼等奉敕撰/顧清等奉敕撰/豐熙等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