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54483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潘世恩/Pan Shie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769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吳縣(Id: 7539)
|
生年:
清(Id: 20)乾隆(Id: 662)34年 (1769)
|
卒年:
清(Id: 20)咸豐(Id: 665)4年 (1854)
|
享年: 86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參考資料: MQWW PoetID #131, HuWenKai #620.】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乾隆34年~咸豐4年。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原注:「潘世恩生於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公曆為1770年1月17日。」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24605.】 |
|
出處: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097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318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985628 |
蘇州府志(Id: 2510), 頁lgid=169674 |
蘇州府志(Id: 2510), 頁lgid=169682-169683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一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三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五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八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十六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四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思補堂,未詳(Id:0)思補老人,室名、別號(Id:5)思補齋,諡號(Id:6)文恭,室名、別號(Id:5)有真意齋,字(Id:4)槐堂,字(Id:4)槐庭,室名、別號(Id:5)淸頌堂,别名、曾用名(Id:3)潘世輔,字(Id:4)芝軒。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蘇州府(Id: 7538) / 吳縣7539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0318 |
註: |
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頁1097 |
|
任官: |
▪ 光祿大夫: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74)。
|
▪ 翰林院修撰: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
▪ 戶部尚書: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註:以樞相總戸部 |
▪ 戶部侍郎: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一)。
註:戶部侍郎 |
▪ 會試考官:
|
起始年:
1832。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三)。
註:會試考官 |
▪ 會試考官:
|
起始年:
1836。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四)。
註:會試考官 |
▪ 會試考官:
|
起始年:
1840。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四)。
註:會試考官 |
▪ 會試考官:
|
起始年:
1847。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五)。
註:會試考官 |
▪ 軍機大臣: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註:以樞相總戸部 |
▪ 禮部尚書: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74)。
|
▪ 吏部尚書: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三)。
註:吏部尚書 |
▪ 吏部侍郎: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一)。
註:吏部侍郎 |
▪ 內閣大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四)。
註:內閣大學士 |
▪ 侍講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六)。
註:侍講學士 |
▪ 太子太保: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
▪ 太子太傅: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
▪ 同考官:
|
起始年:
1799。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六)。
註:鄉會同考官 |
▪ 武英殿大學士: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
▪ 鄉試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839。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四)。
註:鄉試考官 |
▪ 鄉試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808。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一)。
註:鄉試考官 |
▪ 鄉試考官:
|
地點: 浙江省。起始年:
1804。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一)。
註:鄉試考官 |
▪ 學正: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
▪ 學正: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
▪ 學政:
|
地點: 雲南。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318)。
註:雲南學政 |
▪ 詹事: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
註:詹事 |
|
親屬關係: |
女婿(DH): |
汪楏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女婿(DH): |
汪嘉梓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女婿(DH): |
汪嘉森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女婿(DH): |
汪學源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父(F): |
潘奕基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0)。
|
父(F): |
潘曾沂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702)。
|
從父;伯叔父(FB): |
潘奕雋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74)。
|
子(S): |
潘曾瑩 |
出處: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頁MQWW PoetID #290)。
|
孫女婿(SDH): |
汪乃昌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孫女婿(SDH): |
汪廷標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孫女婿(SDH): |
蔣鎔經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孫女婿(SDH): |
韓文和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孫(SS): |
潘庭誥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孫(SS): |
潘祖均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孫(SS): |
潘祖謙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孫(SS): |
潘祖疇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孫(SS): |
潘儀鳳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曾孫; 重孫(SSS): |
潘成榖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岳父(WF): |
汪為仁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社會關係: |
推薦: |
姚瑩
(-9999)
|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
推薦: |
林則徐
(-9999)
|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82-169683)。
|
為Y之門人: |
顧禮琥
(-9999)
|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79)。
|
學生為Y: |
桑春榮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764)。
|
學生為Y: |
劉廷榆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9818)。
|
為Y所著書作序: |
潘世鏞
【吟古鏡齋詩集】
(-1)
|
|
出處:民國歙縣志: 十六卷(頁lgid=1163936)。
|
|
著述: |
思補老人自訂年譜: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思補老人自訂年譜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思補齋奏稿偶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思補齋奏稿偶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思補齋詩集: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思補齋詩集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有真意齋文集: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有真意齋文集 2卷;詩集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正學編: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正學編 8卷/潘世恩撰;潘曾瑋疏解(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消暑隨筆: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消暑隨筆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清頌堂叢書八種:五十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清頌堂叢書八種 54卷/潘世恩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熙朝宰輔錄: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熙朝宰輔錄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筆記(潘世恩):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筆記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文集(潘世恩):七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詩文集 7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讀史鏡古編:三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讀史鏡古編 3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思補齋筆記:八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18)。
|
|
註:思補齋筆記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消暑隨筆 四卷 附子目 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034-103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