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57185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王植/Wang Zhi |
指數年 (index year): 1792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清苑(Id: 7262)
|
生年:
清(Id: 20)乾隆(Id: 662)57年 (1792)
|
卒年:
清(Id: 20)咸豐(Id: 665)2年 (1852)
|
享年: 61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乾隆57年~咸豐2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791.】 |
|
出處: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291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404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533488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十四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四 |
|
別名:
字(Id:4)叔培,室名、別號(Id:5)崇德堂,室名、別號(Id:5)崇雅堂,未詳(Id:0)思齋,室名、別號(Id:5)曉林,室名、別號(Id:5)深柳堂,室名、別號(Id:5)深柳書屋,室名、別號(Id:5)秉燭老人。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直隸省(Id: 7237) / 保定府(Id: 7261) / 清苑7262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0404 |
註: |
直隸省-保定府-清苑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頁291 |
|
任官: |
▪ 編修: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編修 |
▪ 會試考官:
|
起始年:
1836。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四)。
註:會試考官 |
▪ 禮部侍郎: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四)。
註:禮部侍郎 |
▪ 內閣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四)。
註:內閣學士 |
▪ 侍講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
註:侍講 |
▪ 同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831。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鄉會同考官 |
▪ 同考官:
|
起始年:
1829。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鄉會同考官 |
▪ 鄉試考官:
|
地點: 江南道。起始年:
1837。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四)。
註:鄉試考官 |
▪ 學政:
|
地點: 安徽省。起始年:
1837。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
註:學政 |
▪ 學政:
|
地點: 廣東省。起始年:
1834。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
註:學政 |
|
社會關係: |
學生為Y: |
倪文蔚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7)。
|
|
著述: |
大清一統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68)。
|
|
註:大清一統志/朱弘祚修/朱弘祚修王植纂周祖培補纂周祖培補纂吳文鎔等纂奉敕合撰胡渭等奉敕纂沈彤等修郭尚先等奉敕撰/許祖京等奉敕合撰/劉獻廷等參與編纂/高士奇等奉敕合撰/姜宸英等編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家乘傳論: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4)。
|
|
註:家乘傳論(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撫皖奏議: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4)。
|
|
註:撫皖奏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束隊陣圖: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4)。
|
|
註:束隊陣圖(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消間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4)。
|
|
註:消間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深柳書堂詩文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4)。
|
|
註:深柳書堂詩文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經解述: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4)。
|
|
註:經解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訓兵條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4)。
|
|
註:訓兵條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訓蒙條規: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4)。
|
|
註:訓蒙條規(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食饌筆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4)。
|
|
註:食饌筆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正蒙初義:十七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84)。
|
|
註:正蒙初義 17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皇極經世書解:十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84)。
|
|
註:皇極經世書解 1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