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57600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朱軾/Zhu Shi |
指數年 (index year): 1665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高安(Id: 7908)
|
生年:
清(Id: 20)康熙(Id: 660)4年 (1665)
|
卒年:
清(Id: 20)乾隆(Id: 662)1年 (1736)
|
享年: 72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康熙4年~乾隆1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4156.】 |
|
出處: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417146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788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830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lgid=1197344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lgid=1197353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三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五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十四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可亭,未詳(Id:0)可亭先生,室名、別號(Id:5)四餘堂,諡號(Id:6)文端,字(Id:4)若瞻。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江西省(Id: 7850) / 瑞州府(Id: 7907) / 高安7908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0830 |
註: |
江西省-瑞州府-高安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830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江西通志 |
頁Igid=1197344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830 |
|
任官: |
▪ 大學士: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344)。
|
▪ 府尹:
|
地點: 奉天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830)。
註:奉天府府尹 |
▪ 會試考官:
|
起始年:
1736。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五)。
註:會試考官 |
▪ 會試考官:
|
起始年:
1723。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五)。
註:會試考官 |
▪ 會試考官:
|
起始年:
1724。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五)。
註:會試考官 |
▪ 吏部尚書: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五)。
註:吏部尚書 |
▪ 內閣大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五)。
註:內閣大學士 |
▪ 通政使: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830)。
註:通政使 |
▪ 同考官:
|
起始年:
1709。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鄉會同考官 |
▪ 縣知縣:
|
地點: 潛江。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830)。
註:湖北潛江縣知縣 |
▪ 鄉試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723。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五)。
註:鄉試考官 |
▪ 刑部郎中: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刑部郎中 |
▪ 學政:
|
地點: 陝西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830)。
註:陜西學政 |
▪ 左都御史: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五)。
註:左都御史 |
|
親屬關係: |
父(F): |
朱極光 |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353)。
|
祖父(FF): |
朱朝綬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祖父(FF): |
朱崇遂 |
出處:江西通志(頁lgid=1197344)。
|
曾祖(FFF): |
朱崇遂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子(S): |
朱必坦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子(S): |
朱必堦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社會關係: |
科舉次第由Y決定: |
宋大業
(-1)
|
|
出處:江蘇藝文志(鳳凰出版社)(頁1016)。
|
為Y所著書作序: |
張載
【張子全書序 / 張子全書】
(-1)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2654)。
|
友: |
方苞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1)。
|
友: |
王懋竑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204)。
|
|
著述: |
大清律例:四十七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45)。
|
|
註:大清律例 47卷/三泰等撰/三泰等撰/朱軾等校(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三禮纂: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三禮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儀禮節略:二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儀禮節略 20卷[儀禮節要 2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史傳三編:五十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史傳三編 5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呂氏四禮翼: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呂氏四禮翼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解(朱軾):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56)。
|
|
註:周易註解,或作易解/朱軾著;雷鋐校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周禮註解: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周禮註解(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大易詳解: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大易詳解(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孝經注: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孝經注 3卷[孝經注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廣惠編: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廣惠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春秋詳解: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春秋詳解(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朱文端公集: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朱文端公集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歷代名儒傳: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歷代名儒傳 8卷/朱軾,蔡世遠同訂 (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歷代名臣傳:三十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歷代名臣傳 35卷;續編 5卷/朱軾,蔡世遠同訂 (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歷代循吏傳: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歷代循吏傳 8卷/朱軾,蔡世遠同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訂正大戴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訂正大戴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軺車雜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軺車雜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大戴禮記 十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91)。
|
孝經 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55-160)。
|
周易傳義合訂:十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周易傳義合訂 1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春秋鈔:十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春秋鈔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顏氏家訓: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顏氏家訓(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儀禮節略 十七卷 圖 三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75-78)。
|
家範十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751-757)。
|
涑水家儀: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751-757)。
|
禮記纂言:三十六卷: |
角色:編輯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30)。
|
|
註:禮記纂言 3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