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57876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龐鍾璐/Pang Zhonglu |
指數年 (index year): 1822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常熟(Id: 7546)
|
生年:
清(Id: 20)道光(Id: 664)2年 (1822)
|
卒年:
清(Id: 20)光緒(Id: 667)1年 (1875)
|
享年: 54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道光2年~光緒2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15440.】 |
|
出處: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10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195601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6 |
重修天津府志(Id: 38833), 頁section_id=90896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七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五 |
|
別名:
字(Id:4)寶生,諡號(Id:6)文恪,字(Id:4)蘊山,室名、別號(Id:5)讀韻軒,别名、曾用名(Id:3)龐文龍。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蘇州府(Id: 7538) / 常熟7546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10 |
註: |
江蘇省-蘇州府-常熟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重修天津府志 |
頁90896 |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110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110 |
|
任官: |
▪ 禮部侍郎: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七)。
註:禮部侍郎 |
▪ 提督學政:
|
出處:重修天津府志(頁section_id=90896)。
註:提督學政 |
▪ 武鄉試正考官:
|
地點: 武鄉。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10)。
註:武鄉試正考官 |
▪ 武鄉試正考官:
|
地點: 武鄉。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10)。
註:武鄉試正考官 |
▪ 鄉試考官:
|
地點: 湖南省。起始年:
1864。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七)。
註:鄉試考官 |
▪ 學政:
|
地點: 直隸省。起始年:
1864。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
註:學政 |
▪ 右春坊右庶子: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10)。
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
▪ 左春坊左庶子: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10)。
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 |
|
社會區分: |
詞人(Id: 235)
|
工於作賦(Id: 238)
|
長於制舉之文(Id: 240)
|
|
親屬關係: |
曾祖(FFF): |
龐清標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10)。
|
孫(SS): |
龐樹庭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10)。
|
孫(SS): |
龐樹階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10)。
|
孫(SS): |
龐樹韡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10)。
|
|
著述: |
奏議(龐鍾璐):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10)。
|
|
註:奏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知非錄(龐鍾璐):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10)。
|
|
註:知非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古文詞: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10)。
|
|
註:古文詞(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孔廟祀典考: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10)。
|
|
註:孔廟祀典考5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