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59008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李鈞/Li Ju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792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河間(Id: 7250)
|
生年:
清(Id: 20)乾隆(Id: 662)57年 (1792)
|
卒年:
清(Id: 20)咸豐(Id: 665)9年 (1859)
|
享年: 68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咸豐9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7829.】 |
|
出處: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328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2292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904413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三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十四 |
|
別名:
字(Id:4)伯衡,字(Id:4)夢韶,室名、別號(Id:5)春颿。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直隸省(Id: 7237) / 河間府(Id: 7249) / 河間7250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2292 |
註: |
直隸省-河間府-[河間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2292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2292 |
|
入仕門: |
監生門(Id:0502)
|
入仕別: |
監生(籠統)(Id:110)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2292 |
|
任官: |
▪ 按察使:
|
地點: 陝西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陜西按察使 |
▪ 編修: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編修 |
▪ 覆勘各直省一等試卷大臣: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覆勘各直省一等試卷大臣 |
▪ 兼 糧鹽道:
|
地點: 河南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河南糧鹽道 |
▪ 糧鹽道:
|
地點: 河南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河南糧鹽道 |
▪ 隨扈大臣: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東陵隨扈大臣 |
▪ 同考官:
|
起始年:
1822。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鄉會同考官 |
▪ 同考官:
|
起始年:
1826。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鄉會同考官 |
▪ 鄉試監試官:
|
地點: 河南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河南鄉試監試官 |
▪ 鄉試考官:
|
地點: 廣東省。起始年:
1828。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三)。
註:鄉試考官 |
▪ 鄉試提調官:
|
地點: 河南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河南鄉試提調官 |
▪ 驗收海運米石大臣:
|
地點: 天津。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天津驗收海運米石大臣 |
▪ 知府:
|
地點: 河南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河南河南府知府 |
▪ 知府:
|
地點: 開封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292)。
註:開封府知府 |
|
親屬關係: |
女婿(DH): |
陳升印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女婿(DH): |
翟騫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祖父(FF): |
李燧 |
|
曾祖(FFF): |
李棠由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七世祖;太曾祖(G-7): |
李邦才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母舅(MB): |
邊丹麓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子(S): |
李文源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子(S): |
李文溥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子(S): |
李文濤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岳父(WF): |
張芝英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
社會關係: |
為Y之學生: |
曹振鏞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為Y之學生: |
黃鉞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為Y之學生: |
董誥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為Y之學生: |
卿祖培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為Y之學生: |
孔昭虔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為Y之學生: |
姚堃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為Y之學生: |
戴鈞元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2292)。
|
為Y之學生: |
蕭以莊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2292)。
|
下屬為Y: |
蔣啟敭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920)。
|
|
著述: |
使粵日記(李鈞):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
註:使粵日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判語錄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
註:判語錄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河上奏稿: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
註:河上奏稿(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西曹外稿: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
註:西曹外稿(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轉漕日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
註:轉漕日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館課詩賦彙鈔: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92)。
|
|
註:館課詩賦彙鈔(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