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0714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杜堮/Du E |
指數年 (index year): 1764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濱州(Id: 7974)
|
生年:
清(Id: 20)乾隆(Id: 662)29年 (1764)
|
卒年:
清(Id: 20)咸豐(Id: 665)8年 (1858)
|
享年: 95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乾隆29年~咸豐8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7090.】 |
|
出處: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611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4034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687824 |
重修天津府志(Id: 38833), 頁section_id=90896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十三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十研齋,諡號(Id:6)文端,字(Id:4)次厓,字(Id:4)次崖,字(Id:4)石樵,室名、別號(Id:5)石畫齋,室名、別號(Id:5)遂初草廬。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山東省(Id: 7948) / 武定府(Id: 7966) / 濱州7974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4034 |
註: |
山東-武定府-濱州(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4034 |
|
入仕門: |
監生門(Id:0502)
|
入仕別: |
監生(籠統)(Id:110)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4034 |
|
入仕門: |
貢生門(Id:0503)
|
入仕別: |
貢生: 拔貢(Id:152)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4034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欽賜舉人(Id:185)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4034 |
|
任官: |
▪ 編修: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三)。
註:編修 |
▪ 兵部侍郎: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
註:兵部侍郎 |
▪ 侍讀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
註:侍讀學士 |
▪ 同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804。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三)。
註:鄉會同考官 |
▪ 同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808。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三)。
註:鄉會同考官 |
▪ 學政:
|
地點: 浙江省。起始年:
1821。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
註:學政 |
▪ 學政:
|
地點: 直隸省。起始年:
1815。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
註:學政 |
▪ 右春坊右贊善: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4034)。
註: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 |
▪ 詹事府詹事: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4034)。
註:詹事府詹事 |
|
親屬關係: |
曾孫; 重孫(SSS): |
杜庭珏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曾孫; 重孫(SSS): |
杜琛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著述: |
古今體詩(杜堮):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古今體詩若干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三國志論說: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三國志論說(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古學彙纂: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古學彙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夢餘因話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夢餘因話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幼學正始編: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幼學正始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恩餘錄續補: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恩餘錄續補(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恩餘隨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恩餘隨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時文古文: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時文古文若干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時文舉隅備忘瑣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時文舉隅備忘瑣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時文辨體: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時文辨體(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杜氏巾箱十硯齋雜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杜氏巾箱十硯齋雜志(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武鏡巾箱律式: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武鏡巾箱律式(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治安本論: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治安本論(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石南隨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石南隨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石畫龕論述: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石畫龕論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訓四十八條家塾緒語: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訓四十八條家塾緒語(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讀鑑餘論: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讀鑑餘論(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遂初草廬札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
|
|
註:遂初草廬札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