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1226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徐元文/Xu Yuanwe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634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崑山(Id: 7544)
|
生年:
明(Id: 19)崇禎(Id: 655)7年 (1634)
|
卒年:
清(Id: 20)康熙(Id: 660)30年 (1691)
|
享年: 58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崇禎7年~康熙30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19156.】 |
|
出處: |
顧亭林先生年譜(Id: 2377), 頁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4557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587237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950 |
清史稿(Id: 17477), 頁9705-9708 |
註: |
[清]趙爾巽 等 撰,中華書局編輯部 點校:《清史稿•卷二百五十 列傳三十七•徐元文》,中華書局,1977年8月,第1版,第9705頁。 |
江南通志(Id: 2067), 頁lgid=65737 |
註: |
徐元文字公肅崑山人順治己亥殿試第一人授修撰○○○屢遷國子祭酒訓士嚴肅歴左都御史整飭紀綱澄肅○○○吏治屢陳時政多見採納以事鐫秩解任復起原官洊○○○陟刑戸二部尙書進文華殿大學士兼掌翰林院事輔○○○臣綰院篆異数也罷歸舟過臨淸榷使檢視囊槖衣裝○○○之外唯圖書千卷人服其淸子樹本字道積康煕丁丑○○○進士官編修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一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二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三徐,字(Id:4)公肅,室名、別號(Id:5)含經堂,室名、別號(Id:5)立齋,未詳(Id:0)陸元文,别名、曾用名(Id:3)陸元文。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蘇州府(Id: 7538) / 長洲7540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950 |
註: |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蘇州府(Id: 7538) / 崑山7544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4557 |
註: |
南直隸-蘇州府-崑山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 |
頁 |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4557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4557 |
|
任官: |
▪ 按察使: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充經筵講官: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充日講起居注官: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國子監祭酒: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翰林院修撰: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二)。
註:修撰
《清史稿》:翰林院修撰 |
▪ 翰林院掌院學士: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戶部尚書:
|
起始年:
1688。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教習庶吉士: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鑾儀衛經歷: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內閣學士:
|
起始年:
1674。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內閣學士: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內國史院修撰: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文華殿大學士:
|
起始年:
1689。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鄉試考官:
|
地點: 陝西省。起始年:
1669。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二)。
註:鄉試考官 |
▪ 鄉試正考官:
|
地點: 陝西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4557)。
註:陜西鄉試正考官 |
▪ 刑部尚書:
|
起始年:
1688。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掌翰林院事:
|
起始年:
1689。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左都御史:
|
起始年:
1680。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左都御史:
|
起始年:
1688。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
親屬關係: |
兄(B+): |
徐乾學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弟(B-): |
徐秉義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子(S): |
徐樹本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孫(SS): |
徐德符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57)。
|
|
社會關係: |
彈劾: |
姚啟聖
(-1)
|
|
出處:清史稿(頁9705-9708)。
|
推薦: |
黃宗羲
(-1)
|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6226)。
|
為Y之學生: |
尤侗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13)。
|
為Y之學生: |
衛周祚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627)。
|
學生為Y: |
韓菼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49)。
|
|
著述: |
明史: |
著作年代:1643,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大清一統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68)。
|
|
註:大清一統志/朱弘祚修/朱弘祚修王植纂周祖培補纂周祖培補纂吳文鎔等纂奉敕合撰胡渭等奉敕纂沈彤等修郭尚先等奉敕撰/許祖京等奉敕合撰/劉獻廷等參與編纂/高士奇等奉敕合撰/姜宸英等編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太宗文皇帝實錄:六十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58)。
|
|
註:太宗文皇帝實錄 65卷/希福,范文程等恭纂;圖海,覺羅勒德洪等奉敕重修;鄂爾泰,張廷玉等奉旨校訂/希福,范文程等恭纂;圖海,覺羅勒德洪等奉敕重修;鄂爾泰,張廷玉等奉旨校訂;范文程等奉敕纂修;許王猷等奉敕合撰;許希孔等奉敕合撰;徐元文奉敕合撰;希福,范文程等恭纂;圖海,覺羅勒德洪等奉敕重修;鄂爾泰,張廷玉等奉旨校訂;黃志遴等奉敕纂修;赫舍里希福希福,范文程等纂;赫舍里索額圖索額圖等奉敕合撰;鼎柱校閱滿漢文;舒魯克校對官提調;常壽校閱蒙古文;李蔚等修;臘塔等奉敕合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孝經衍義(徐元文):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57)。
|
|
註:孝經衍義/奉敕合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963)。
|
|
註:平定三逆方略/李蔚等修/李蔚等修陳廷敬纂輯吳正治等編輯徐元文奉敕合撰奉敕合撰/韓菼奉命編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政治典訓: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021)。
|
|
註:政治典訓/陳廷敬纂輯/陳廷敬纂輯/李之芳等修/徐元文奉敕合撰/張玉書總裁/韓菼奉命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三朝國史: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57)。
|
|
註:三朝國史/奉敕合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俄羅斯疆界碑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57)。
|
|
註:俄羅斯疆界碑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含經堂別集: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57)。
|
|
註:含經堂別集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含經堂書目: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57)。
|
|
註:含經堂書目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含經堂集:三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57)。
|
|
註:含經堂集 3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含經堂集附錄: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57)。
|
|
註:含經堂集附錄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漢魏風致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57)。
|
|
註:漢魏風致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