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3873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呂賢基/Lv Xianji |
指數年 (index year): 1803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旌德(Id: 7749)
|
生年:
清(Id: 20)嘉慶(Id: 663)8年 (1803)
|
卒年:
清(Id: 20)咸豐(Id: 665)3年 (1853)
|
享年: 51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嘉慶8年~咸豐3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4045.】 |
|
出處: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890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677518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7266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六 |
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Id: 65078), 頁卷十四 |
|
別名:
諡號(Id:6)文節,字(Id:4)羲音,字(Id:4)鶴田。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安徽省(Id: 7693) / 寧國府(Id: 7744) / 旌德7749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7266 |
註: |
安徽省-寧國府-旌德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7266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7266 |
|
入仕門: |
貢生門(Id:0503)
|
入仕別: |
貢生: 拔貢(Id:152)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7266 |
|
任官: |
▪ 編修: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編修 |
▪ 道監察御史:
|
地點: 湖廣道。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7266)。
註:湖廣道監察御史 |
▪ 工部侍郎: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六)。
註:工部侍郎 |
▪ 鴻臚寺卿:
|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六)。
註:鴻臚寺卿 |
▪ 同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837。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鄉會同考官 |
▪ 縣教諭:
|
地點: 高淳。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7266)。
註:高淳縣教諭 |
▪ 鄉試考官:
|
地點: 浙江省。起始年:
1851。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六)。
註:鄉試考官 |
▪ 鄉試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852。
出處:清秘述聞續: 十六卷(頁卷六)。
註:鄉試考官 |
▪ 巡城給事中: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7266)。
註:巡城給事中 |
|
親屬關係: |
次子(S2): |
呂維楨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266)。
|
三子(S3): |
呂維幹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266)。
|
四子(S4): |
呂錦襄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266)。
|
五子(S5): |
呂升能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266)。
|
六子(S6): |
呂顯能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266)。
|
七子(S7): |
呂多能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266)。
|
曾孫; 重孫(SSS): |
呂美璟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266)。
|
|
社會關係: |
友: |
戴鈞衡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6028)。
|
|
著述: |
呂文節公奏疏: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266)。
|
|
註:呂文節公奏疏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