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5602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李之藻/Li Zhizao |
指數年 (index year): 1567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仁和(Id: 5334)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明(Id: 19)崇禎(Id: 655)3年 (1630)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Index year 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Rule 2; |
|
出處: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252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213600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9036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存園叟,室名、別號(Id:5)存園寄叟,字(Id:4)我存,字(Id:4)振之,室名、別號(Id:5)涼庵,室名、別號(Id:5)淳菴居士,其他譯名(Id:17)理探,未詳(Id:0)良。 |
地理資訊: |
未詳(Id:0):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杭州府(Id: 5332) / 仁和5334
|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 頁2006 |
註: |
仁和人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杭州府(Id: 5332) / 仁和5334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9036 |
註: |
浙江省-杭州府-仁和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杭州府(Id: 5332) / 仁和5334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252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036 |
|
任官: |
▪ 工部都水司郎中: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註:工部都水司郎中(兼)(清代名人傳略;上冊)(CBDB_line_ID=107744) |
▪ 工部營繕司員外郎: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註:南京工部營繕司員外郎(明實錄/神宗/實錄;386卷)(CBDB_line_ID=107739) |
▪ 工部營繕司員外郎:
|
地點: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9036)。
註:南京工部營繕司員外郎 |
▪ 光祿寺少卿: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註:光祿寺少卿(清代名人傳略;上冊)(CBDB_line_ID=107742) |
▪ 太僕寺少卿: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註:南京太僕少卿(新校本明史;31卷)(CBDB_line_ID=107738) |
▪ 太僕寺少卿: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62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註:南京太僕寺少卿(明實錄/熹宗/實錄;12卷)(CBDB_line_ID=107743) |
▪ 鄉試主考官:
|
地點: 福建布政司。起始年:
160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註:[福建鄉試主考官](福建任鄉試主考)(清代名人傳略;上冊)(CBDB_line_ID=107740) |
▪ 右參政:
|
地點: 廣東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註:廣東布政使司右參政(明實錄/熹宗/實錄;9卷)(CBDB_line_ID=107741) |
▪ 少卿: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9036)。
註:南京太僕少卿 |
|
社會區分: |
地理學家(Id: 213)
|
基督教皈依者(Id: 298)
|
|
社會關係: |
為Y所著書作序: |
陳造
【明,李之藻,重刻江湖長翁文集序 / 江湖長翁集】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3733)。
|
為Y所著書作序: |
利瑪竇
【畸人十篇】
|
為Y所著書作序: |
艾儒略
【刻職方外紀序】
|
收到Y的答書: |
黃承玄
【復李我存】
|
|
出處:盟鷗堂集:三十卷。
|
友: |
利瑪竇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
|
著述: |
渾天儀說: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274)。
|
|
註:[渾天儀說 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同文算指:十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
|
註:同文算指 11卷/利瑪竇口授,李之藻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名理探: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
|
註:名理探 10卷/李之藻;傅汛濟譯(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圜容較義: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
|
註:圜容較義 1卷/利瑪竇口授,李之藻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天學初函:五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
|
註:天學初函 52卷/李之藻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寰有詮: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
|
註:寰有詮 6卷/李之藻譯(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渾蓋通憲圖說: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
|
註:渾蓋通憲圖說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類宮禮樂疏: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36)。
|
|
註:類宮禮樂疏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同文算指前編二卷通編八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877-89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