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5690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齊召南/Qi Zhaon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706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天台(Id: 7643)
|
生年:
清(Id: 20)康熙(Id: 660)45年 (1706)
|
卒年:
清(Id: 20)乾隆(Id: 662)33年 (1768)
|
享年: 63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康熙42年~乾隆33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5846.】 |
|
出處: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2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9131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947260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十五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一乾,室名、別號(Id:5)息園,字(Id:4)次風,室名、別號(Id:5)瓊台,未詳(Id:0)瓊臺。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浙江省(Id: 7599) / 台州府(Id: 7638) / 天台7643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9131 |
註: |
浙江省-台州府-天台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131 |
|
入仕門: |
貢生門(Id:0503)
|
入仕別: |
副貢生(Id:17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131 |
|
入仕門: |
學生門(Id:0501)
|
入仕別: |
書院(Id:21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131 |
|
入仕門: |
制舉(Id:0403)
|
入仕別: |
科舉制舉: 博學鴻詞/博學宏詞科(Id:22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131 |
|
入仕門: |
科舉門(Id:04)
|
入仕別: |
博學鴻儒(Id:315) |
出處: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頁12 |
|
任官: |
▪ 侍讀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五)。
註:侍讀學士 |
▪ 同考官:
|
起始年:
1748。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五)。
註:鄉會同考官 |
|
社會關係: |
為Y之門人: |
戴殿泗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為Y之學生: |
楊繩武
(-1)
|
|
出處:蘇州府志(頁lgid=169649)。
|
為Y所著書作序: |
陳奕珍
(-1)
|
為Y所著書作序: |
葉逢春
【詩序闡真】
(-1)
|
為Y所著書作序: |
周紹鈵
【舫軒遺稿】
(-1)
|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6301)。
|
友: |
王琦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127)。
|
|
著述: |
十三經(齊召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十三經(殿版)/齊召南等校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續文獻通考: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6287)。
|
|
註:續文獻通考/纂修/盧明楷纂修/齊召南參與編修/任纂修官/蔣士銓協助修訂/錢大昕與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十三經注疏考證: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十三經注疏考證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史漢功臣侯第考: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史漢功臣侯第考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史記功臣侯表: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史記功臣侯表 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天台山方外志要: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天台山方外志要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寶綸堂文鈔: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寶綸堂文鈔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寶綸堂詩鈔: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寶綸堂詩鈔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寶綸堂集古錄: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寶綸堂集古錄(寶綸堂外集) 1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尚書注疏考證: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尚書注疏考證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廿三史: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廿三史(殿版)/齊召南等校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後漢公卿表: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後漢公卿表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明鑒: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明鑒/齊召南參與編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春秋考證: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春秋考證(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歷代帝王年表:十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歷代帝王年表 1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水道提綱: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水道提綱 [28][3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溫州府志:三十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溫州府志 36卷/齊召南,汪沆合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考證後漢書郡國志: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考證後漢書郡國志] 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考證漢書:一百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考證漢書 10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考證舊唐書律曆天文: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考證舊唐書律曆天文]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考證隋書律曆天文: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考證隋書律曆天文] 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資治通鑑綱目: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資治通鑒綱目(三編)/齊召南參與編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禮記注疏考證: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31)。
|
|
註:禮記注疏考證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尚書注疏考證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34-44)。
|
春秋左傳注疏考證 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03-109)。
|
春秋公羊傳注疏考證 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13-116)。
|
春秋榖梁傳注疏考證 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18-1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