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5847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邵晉涵/Shao Jinh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742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餘姚(Id: 7688)
|
生年:
清(Id: 20)乾隆(Id: 662)7年 (1742)
|
卒年:
清(Id: 20)嘉慶(Id: 663)1年 (1796)
|
享年: 55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乾隆8年~嘉慶1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13906.】 |
|
出處: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617347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622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9321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七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八 |
|
別名:
字(Id:4)二雲,室名、別號(Id:5)南江,室名、別號(Id:5)考輶軒,字(Id:4)與桐,字(Id:4)輿桐,室名、別號(Id:5)面層水軒。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浙江省(Id: 7599) / 紹興府(Id: 7684) / 餘姚7688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9321 |
註: |
浙江省-紹興府-餘姚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321 |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321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321 |
|
入仕門: |
其他舉(Id:0404)
|
入仕別: |
大考翰詹(Id:21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321 |
|
任官: |
▪ 編修: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八)。
註:編修 |
▪ 鄉試考官:
|
地點: 廣西省。起始年:
1780。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八)。
註:鄉試考官 |
▪ 纂修官: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9321)。
註:萬壽盛典纂修官 |
▪ 纂修官:
|
地點: 八旗。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9321)。
註:八旗通志纂修官 |
|
社會關係: |
學生為Y: |
章宗源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32)。
|
與Y遊: |
翁方綱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
|
與Y遊: |
戴震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42)。
|
考官為Y: |
錢大昕 |
友: |
紀昀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3)。
|
友: |
洪亮吉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5)。
|
友: |
章學誠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072)。
|
友: |
朱彬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935)。
|
|
著述: |
八旗通志:三百五十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76)。
|
|
註:八旗通志 354卷/福隆安等奉敕撰/福隆安等奉敕撰/邵晉涵等纂修/鐵保等著(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潛齋文集:五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37)。
|
|
註:潛齋文集 5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萬壽盛典:二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212)。
|
|
註:萬壽盛典120卷/王原祁等編/萬壽盛典120卷/王原祁等編/邵晉涵等纂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音義(邵晉涵):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音義 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五代史考異: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五代史考異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南江文鈔: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南江文鈔(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南江書錄: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南江書錄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南江詩文稿: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南江詩文稿(南江詩文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南江詩鈔: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南江詩鈔(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南江集鈔: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南江集鈔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南都事略: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南都事略(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四庫全書提要纂稿: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四庫全書提要纂稿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孟子述義: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孟子述義(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方輿金石編目: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方輿金石編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榖梁正義: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榖梁正義(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爾雅正義:二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爾雅正義 2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皇朝大臣諡法錄: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皇朝大臣諡法錄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皇朝大臣諡迹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皇朝大臣諡迹錄(皇朝大臣諡蹟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續資治通鑑: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續資治通鑑/邵晉涵等編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舊五代史考異: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舊五代史考異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輶軒日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輶軒日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輿地金石碑目: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輿地金石碑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韓詩內考傳: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韓詩內考傳(韓詩內傳考)(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餘姚縣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餘姚縣志/邵晉涵等編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南江札記: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321)。
|
|
註:南江札記(南江箚記)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爾雅正義 二十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1-16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