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5918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皮錫瑞/Pi Xirui |
指數年 (index year): 1850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善化(Id: 8294)
|
生年:
清(Id: 20)道光(Id: 664)30年 (1850)
|
卒年:
清(Id: 20)光緒(Id: 667)34年 (1908)
|
享年: 59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道光30年~光緒34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3835.】 |
|
出處: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220495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9421 |
|
別名:
字(Id:4)吉人,室名、別號(Id:5)宙合堂,室名、別號(Id:5)師伏,室名、別號(Id:5)師伏先生,室名、別號(Id:5)師伏堂,室名、別號(Id:5)鹿門,字(Id:4)麓雲。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湖南省(Id: 8287) / 長沙府(Id: 8292) / 善化8294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9421 |
註: |
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421 |
|
入仕門: |
其他入仕途徑(Id:90)
|
入仕別: |
領催(Id:181)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421 |
|
任官: |
▪ 教習: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9421)。
註:京師大學堂經學教習 |
|
社會區分: |
詩人(Id: 114)
|
經學家—今文經學(Id: 196)
|
工於駢體文(Id: 239)
|
|
親屬關係: |
孫(SS): |
皮名振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孫(SS): |
皮名舉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著述: |
三疾疏證: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三疾疏證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五經通論: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五經通論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今文尚書考證:三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今文尚書考證3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六藝論疏證: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六藝論疏證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古文尚書冤詞平議: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古文尚書冤詞平議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史記引尚書考: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史記引尚書考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孝經鄭注疏: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孝經鄭注疏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尚書中候疏證: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尚書中候疏證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尚書古文疏證辨證: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尚書古文疏證辨證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尚書大傳疏證: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尚書大傳疏證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經通論: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易經通論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春秋講義: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春秋講義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書經通論: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書經通論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漢碑引: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漢碑引經考1卷筆記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王制箋: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王制箋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皮鹿門所著書:二十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皮鹿門所著書2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禮記淺說: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禮記淺說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經學歷史: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經學歷史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聖證論補評: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聖證論補評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自課文: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自課文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詠史: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詠史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經通論: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詩經通論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草: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詩草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鄭注疏證: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鄭注疏證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駁五經異義疏證: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駁五經異義疏證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駢文(皮錫瑞):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駢文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魯禮禘祫疏證: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1)。
|
|
註:魯禮禘祫疏證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尚書大傳疏證七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34-44)。
|
今文尚書考證三十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34-44)。
|
古文尚書冤詞平議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47-48)。
|
答臨孝存周禮難疏證 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73-74)。
|
孝經鄭注疏 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55-160)。
|
六藝論疏證 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6-179)。
|
鄭志疏證 八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6-179)。
|
鄭記考證 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6-179)。
|
聖證論補評 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6-179)。
|
經學通論 五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6-179)。
|
經訓書院自課文 三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6-179)。
|
經學歷史 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81-182)。
|
尚書中候疏證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240-2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