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5981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譚瑩/Tan Ying |
指數年 (index year): 1800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南海(Id: 8386)
|
生年:
清(Id: 20)嘉慶(Id: 663)5年 (1800)
|
卒年:
清(Id: 20)同治(Id: 666)10年 (1871)
|
享年: 72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嘉慶5年~同治10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24242.】 |
|
出處: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393626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9507 |
|
別名:
字(Id:4)兆仁,未詳(Id:0)兆生,室名、別號(Id:5)希古堂,未詳(Id:0)玉山,字(Id:4)玉生,未詳(Id:0)玉笙。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南海8386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9507 |
註: |
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507 |
|
入仕門: |
其他入仕途徑(Id:90)
|
入仕別: |
領催(Id:181)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9507 |
|
任官: |
▪ 教諭:
|
地點: 肇慶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9507)。
註:廣東肇慶教諭 |
▪ 州訓導:
|
地點: 化州。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9507)。
註:化州訓導 |
|
社會區分: |
詩人(Id: 114)
|
工於駢體文(Id: 239)
|
|
社會關係: |
友: |
侯康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友: |
伍崇曜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著述: |
粵十三家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428)。
|
|
註:粵十三家集182卷/伍崇曜編/伍崇曜編/譚瑩編輯;伍崇曜出版(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輿地紀勝: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75)。
|
|
註:輿地紀勝/劉文淇校勘/劉文淇校勘/劉文淇校勘;劉毓崧協助編校/伍崇曜刻印/王象之著;譚瑩校定(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南海縣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南海縣志/譚瑩等編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國朝駢體正宗: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國朝駢體正宗 12卷/曾燠著;譚瑩編輯(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嶺南遺書: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嶺南遺書/譚瑩編輯;伍崇曜出版(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廣州府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廣州府志/譚瑩等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楚庭耆舊遺詩: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楚庭耆舊遺詩 [74][72]卷/譚瑩編輯;伍崇曜出版(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樂志堂文略: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樂志堂文略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樂志堂文集:十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樂志堂文集 18卷;續集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樂志堂詩集: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樂志堂詩集 12卷;續集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海山仙館叢書: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海山仙館叢書/譚瑩編纂(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粵東十三家詩: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粵東十三家詩(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粵雅堂叢書:一百八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粵雅堂叢書 180種/譚瑩編輯(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續國朝駢體正宗: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續國朝駢體正宗 1卷/譚瑩編輯(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豫庵札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豫庵札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賴園橘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507)。
|
|
註:賴園橘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