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6588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卓敬/Zhuo Jing |
指數年 (index year): 1339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瑞安(Id: 5422)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明(Id: 19)建文(Id: 640)4年 (1402)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Index year 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Rule 2; |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0165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410981 |
|
別名:
諡號(Id:6)忠貞,字(Id:4)惟恭,字(Id:4)維恭。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溫州府(Id: 5420) / 瑞安5422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0165 |
註: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溫州府-瑞安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頁10165 |
|
任官: |
▪ 署 工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393。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註:工部右侍郎(署)(明實錄:太祖實錄;230卷)(CBDB_line_ID=115487) |
▪ 戶部侍郎:
|
起始年:
。
終止年:
1402(建文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註:戶部侍郎(戶部[左][右]侍郎)(新校本明史;141卷)(CBDB_line_ID=115489) |
▪ 戶科給事中:
|
起始年:
1388。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註:戶科給事中(新校本明史;141卷)(CBDB_line_ID=115483) |
▪ 戶科給事中: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註:戶科給事中(新校本明史;141卷)(CBDB_line_ID=115483) |
▪ 戶科元士:
|
起始年:
1388。
終止年:
1389(洪武2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註:戶科元士(新校本明史;141卷)(CBDB_line_ID=115484) |
▪ 戶科元士:
|
起始年:
1389。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註:戶科源士(新校本明史;141卷)(CBDB_line_ID=115485) |
▪ 宗人府經歷: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註:宗人府經歷(國朝列卿紀;64卷)(CBDB_line_ID=115488) |
▪ 都給事中: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註:都給事中(明實錄:太祖實錄;230卷)(CBDB_line_ID=115486) |
▪ 宗人府經歷: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0165)。
註:宗人府經歷 |
|
親屬關係: |
養女(D°): |
楊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
六世孫;昆孫(G+6): |
卓發之 |
出處:兩浙輶軒錄:四十卷。
|
|
社會關係: |
傳記作者為Y: |
袁袠
【戶部右侍郞卓敬傳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220)。
|
諡議由Y所作: |
姚希孟
【擬諡遜國諸臣 / 公槐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220)。
|
學生為Y: |
黃朝光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10165)。
|
學生為Y: |
黃潮光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10165)。
|
建築物得到Y的題詠、記、命名: |
王叔果
【江山孤嶼記 / 半山藏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220)。
|
|
著述: |
卓氏遺書: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165)。
|
|
註:卓氏遺書 [10][5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