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6978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胡拱辰/Hu Gongche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17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淳安(Id: 5365)
|
生年:
明(Id: 19)永樂(Id: 641)15年 (1417)
|
卒年:
明(Id: 19)正德(Id: 649)3年 (1508)
|
享年: 92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0576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745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922933 |
|
別名:
行第(Id:7)一,字(Id:4)共之,字(Id:4)拱之,室名、別號(Id:5)敬所,諡號(Id:6)莊懿。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嚴州府(Id: 5363) / 淳安5365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0576 |
註: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嚴州府-淳安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嚴州府(Id: 5363) / 淳安5365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745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三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三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三名 |
|
任官: |
▪ 兵部右侍郎: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47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南京兵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57卷)(CBDB_line_ID=118893) |
▪ 布政使司左參政:
|
地點: 貴州布政司。起始年:
1450。
終止年:
1453(景泰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貴州布政司左參政(明實錄:英宗實錄;193卷)(CBDB_line_ID=118884) |
▪ 布政使司左參政:
|
地點: 廣東布政司。起始年:
1456。
終止年:
1457(天順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廣東布政司左參政(明實錄:英宗實錄;324卷)(CBDB_line_ID=118885) |
▪ 布政使司左參政:
|
地點: 廣東布政司。起始年:
1461。
終止年:
1465(成化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廣東布政司左參政(明實錄:英宗實錄;324卷)(CBDB_line_ID=118886) |
▪ 道監察御史:
|
地點: 福建布政司。起始年:
1445。
終止年:
1448(正統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福建道監察御史(國朝列卿紀;6冊77卷)(CBDB_line_ID=118880) |
▪ 道監察御史:
|
地點: 江西布政司。起始年:
1449。
終止年:
1450(景泰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江西道監察御史(明實錄:英宗實錄;193卷)(CBDB_line_ID=118883) |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472。
終止年:
1475(成化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實錄:憲宗實錄;104卷)(CBDB_line_ID=118890) |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475。
終止年:
1478(成化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實錄:憲宗實錄;148卷)(CBDB_line_ID=118894) |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0576)。
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0576)。
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478。
終止年:
1484(成化2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明實錄:憲宗實錄;176卷)(CBDB_line_ID=118896) |
▪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0576)。
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 工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484。
終止年:
1487(成化2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南京工部尚書(明實錄:憲宗實錄;251卷)(CBDB_line_ID=118898) |
▪ 工部尚書:
|
地點: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0576)。
註:南京工部尚書 |
▪ 贈 太子少傅:
|
起始年:
150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太子少傅(贈)(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57卷)(CBDB_line_ID=118899) |
▪ 右布政使:
|
地點: 廣西布政司。起始年:
1465。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廣西右布政使(廣西布政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57卷)(CBDB_line_ID=118887) |
▪ 右布政使:
|
地點: 四川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四川右布政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57卷)(CBDB_line_ID=118888) |
▪ 知縣:
|
起始年:
1440。
終止年:
1445(正統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徽州府黟縣知縣(黟縣知縣) |
▪ 知縣:
|
地點: 黟縣。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0576)。
註:徽州府黟縣知縣 |
▪ 左布政使:
|
地點: 四川布政司。起始年:
1470。
終止年:
1472(成化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註:四川左布政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57卷)(CBDB_line_ID=118889) |
▪ 左參政:
|
地點: 貴州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0576)。
註:貴州布政司左參政 |
▪ 左參政:
|
地點: 廣東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0576)。
註:廣東布政司左參政 |
▪ 左參政:
|
地點: 廣東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0576)。
註:廣東布政司左參政 |
|
親屬關係: |
弟(B-): |
胡拱璧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名)。
|
父(F): |
胡澤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名)。
|
祖父(FF): |
胡致良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名)。
|
曾祖(FFF): |
胡道昌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名)。
|
母(M): |
周氏(胡拱辰母)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名)。
|
嫡母(M~): |
吳氏(胡拱辰嫡母)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名)。
|
妻子(W): |
林氏(胡拱辰妻) |
出處:正統四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三名)。
|
|
社會關係: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韓雍
【送胡共之方伯之任四川序 / 韓襄毅公家藏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669)。
|
|
著述: |
雞肋集(胡拱辰):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
|
註:雞肋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亦拙齋詩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
|
註:亦拙齋詩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山居雜咏: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
|
註:山居雜咏(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從征稿: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
|
註:從征稿(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敬所雜著稿: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
|
註:敬所雜著稿(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華封記事: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
|
註:華封記事(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錦官稿: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576)。
|
|
註:錦官稿(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