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7608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余子俊/Yu Ziju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29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青神(Id: 5744)
|
生年:
明(Id: 19)宣德(Id: 643)4年 (1429)
|
卒年:
明(Id: 19)弘治(Id: 648)2年 (1489)
|
享年: 61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230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2327 |
南昌府志(Id: 4618), 頁Igid=1202900 |
榆林府志(Id: 39396), 頁lgid=1046719 |
註: |
余子俊爲巡撫奏設衛學官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lgid=1197218 |
甘肅通志(Id: 38651), 頁section_id=5190180 |
陝西通志(Id: 6267), 頁section_id=5190191 |
|
別名:
行第(Id:7)一,别名、曾用名(Id:3)余公渠,字(Id:4)士英,諡號(Id:6)肅敏。 |
地理資訊: |
未詳(Id:0): |
明朝(Id: 4329) / 四川布政司5731
|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 頁2791 |
註: |
四川青神人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四川布政司(Id: 5731) / 眉州(Id: 5740) / 青神5744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230 |
註: |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眉州直隸州-青神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四川布政司(Id: 5731) / 眉州(Id: 5740) / 青神5744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2327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
任官: |
▪ 兵部尚書:
|
起始年:
1477。
終止年:
1481(成化1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兵部尚書(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38) |
▪ 兵部尚書:
|
起始年:
1485。
終止年:
1486(成化2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兵部尚書(明實錄:憲宗實錄;266卷)(CBDB_line_ID=123545) |
▪ 兵部尚書:
|
起始年:
1487。
終止年:
1489(弘治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兵部尚書(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48) |
▪ 布政使:
|
出處:甘肅通志(頁section_id=5190180)。
註:布政司右布政使 |
▪ 布政使司右參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1466。
終止年:
1467(成化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陜西布政司右參政(明實錄:憲宗實錄;46卷)(CBDB_line_ID=123530) |
▪ 殿試讀卷官:
|
起始年:
147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殿試讀卷官(明實錄:憲宗實錄;176卷)(CBDB_line_ID=123539) |
▪ 都御史:
|
出處:陝西通志(頁sectionid=5190191)。
註:巡撫陜西都御史 |
▪ 都御史:
|
出處:陝西通志(頁sectionid=5190191)。
註:巡撫延綏都御史 |
▪ 署 戶部福建司員外郎:
|
起始年:
145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戶部福建司員外郎(署)(明實錄:英宗實錄;268卷)(CBDB_line_ID=123527) |
▪ 戶部福建司員外郎:
|
終止年:
1460(天順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戶部福建司員外郎(戶部員外郎)(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28) |
▪ 戶部江西司主事:
|
起始年:
145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戶部江西司主事(明實錄:英宗實錄;268卷)(CBDB_line_ID=123526) |
▪ 戶部尚書:
|
起始年:
1483。
終止年:
1485(成化2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戶部尚書(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41) |
▪ 贈 太保:
|
起始年:
148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太保(贈)(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50) |
▪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478。
終止年:
1484(成化2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太子少保(新校本明史;111卷)(CBDB_line_ID=123540) |
▪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484。
終止年:
1486(成化2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太子太保(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42) |
▪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487。
終止年:
1489(弘治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太子太保(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49) |
▪ 巡撫:
|
出處:榆林府志(頁lgid=1046719)。
註:余子俊爲巡撫奏設衛學官 |
▪ 巡撫: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1475。
終止年:
1477(成化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陜西巡撫(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37) |
▪ 巡撫:
|
地點: 大同。起始年:
1485。
終止年:
1486(成化2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大同巡撫(明督撫年表;2卷)(CBDB_line_ID=123547) |
▪ 巡撫:
|
地點: 延綏巡撫。起始年:
1471。
終止年:
1475(成化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延綏巡撫 |
▪ 右布政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1467。
終止年:
1470(成化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陜西右布政使(明實錄:憲宗實錄;46卷)(CBDB_line_ID=123531) |
▪ 右參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30)。
註:陜西布政司右參政 |
▪ 右都御史:
|
起始年:
1474。
終止年:
1477(成化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右都御史(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36) |
▪ 右副都御史:
|
起始年:
1471。
終止年:
1473(成化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右副都御史(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33) |
▪ 知府:
|
地點: 西安府。起始年:
1460。
終止年:
1466(成化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陜西西安府知府 |
▪ 總督:
|
地點: 宣大總督。起始年:
1484。
終止年:
1485(成化2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宣大總督 |
▪ 左布政使:
|
地點: 浙江布政司。起始年:
1470。
終止年:
1471(成化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浙江左布政使(明實錄:孝宗實錄;23卷)(CBDB_line_ID=123532) |
▪ 左都御史:
|
起始年:
1485。
終止年:
1486(成化2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左都御史(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46) |
▪ 左副都御史:
|
起始年:
1473。
終止年:
1474(成化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左副都御史(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35) |
▪ 左副都御史:
|
起始年:
1484。
終止年:
1485(成化2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註:左副都御史(新校本明史;178卷)(CBDB_line_ID=123543) |
▪ 巡撫:
|
地點: 延綏巡撫。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30)。
註:延綏巡撫 |
▪ 巡撫: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30)。
註:陜西巡撫 |
▪ 巡撫:
|
地點: 大同巡撫。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30)。
註:大同巡撫 |
▪ 右布政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30)。
註:陜西右布政使 |
▪ 總督:
|
地點: 宣大總督。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230)。
註:宣大總督 |
|
社會區分: |
孝子/孝女(Id: 147)
|
良吏;循吏(Id: 157)
|
|
親屬關係: |
弟(B-): |
余子偉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父(F): |
余祥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祖父(FF): |
余永泰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曾祖(FFF): |
余德成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母(M): |
張氏(余子俊母)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嫡母(M~): |
朱氏(余子俊嫡母)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子(S): |
余寘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
孫(SS): |
余正發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
孫(SS): |
余承祖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
孫(SS): |
余繼祖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
妻子(W): |
魏氏(余子俊妻) |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二十八名)。
|
|
社會關係: |
傳記作者為Y: |
李東陽
【余肅敏公傳 / 懷麓堂文後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91)。
|
傳記作者為Y: |
丘濬
【余肅敏公傳 / 瓊臺詩文會稿重編】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91)。
|
祭文由Y所作: |
儲巏
【祭余司馬文 / 柴墟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91)。
|
欣賞/器重: |
周季麟
(-1)
|
|
出處:江西通志(頁lgid=1197218)。
|
聘Y執教官學、書院: |
紀温
(-1)
|
|
出處:榆林府志(頁lgid=1046719)。
|
祠記由Y所作: |
劉春
【重建余肅敏公祠堂記 / 東川劉文簡公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91)。
|
|
著述: |
奏議(余子俊):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0)。
|
|
註:奏議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