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7612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劉定之/Liu Dingzhi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09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永新(Id: 5486)
|
生年:
明(Id: 19)永樂(Id: 641)7年 (1409)
|
卒年:
明(Id: 19)成化(Id: 647)5年 (1469)
|
享年: 61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235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180541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997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Igid=1197552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Igid=1197565 |
|
別名:
字(Id:4)主靜,字(Id:4)保齋,室名、別號(Id:5)呆齋,諡號(Id:6)文安。 |
地理資訊: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江西布政司(Id: 5428) / 廣信府(Id: 5446) / 永豐5452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997 |
註: |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江西布政司(Id: 5428) / 吉安府(Id: 5478) / 永新5486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235 |
註: |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永新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1235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1235 |
|
入仕門: |
科舉門(Id:04)
|
入仕別: |
科舉: 考上會試/貢士(Id:311) |
出處:江西通志 |
頁Igid=1197565 |
|
任官: |
▪ 正授 未詳: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未知。
註:景泰五年進士登科錄:一卷Jingtai wu nian jinshi dengke lu (頁:第三甲第七十九名) |
▪ 編修:
|
起始年:
1436。
終止年:
1449(正統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編修(明實錄:英宗實錄;15卷)(CBDB_line_ID=123581) |
▪ 編修: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565)。
|
▪ 殿試讀卷官:
|
起始年:
146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殿試讀卷官(讀卷)(明實錄:憲宗實錄;3卷)(CBDB_line_ID=123596) |
▪ 殿試讀卷官:
|
起始年:
146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殿試讀卷官(明實錄:憲宗實錄;65卷)(CBDB_line_ID=123606) |
▪ 工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467。
終止年:
1468(成化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工部右侍郎(明實錄:憲宗實錄;45卷)(CBDB_line_ID=123603) |
▪ 進 工部右侍郎:
|
地點: 京師。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565)。
|
▪ 翰林院侍講學士:
|
起始年:
1449。
終止年:
1452(景泰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翰林院侍講(本院侍講) |
▪ 翰林院侍講學士:
|
起始年:
1452。
終止年:
1457(天順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翰林院侍講(兼) |
▪ 會試考試官:
|
起始年:
146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會試考試官(明實錄:憲宗實錄;26卷)(CBDB_line_ID=123600) |
▪ 教習庶吉士:
|
起始年:
1459。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教習庶吉士](教習文章)(明實錄:英宗實錄;313卷)(CBDB_line_ID=123593) |
▪ 教習庶吉士:
|
起始年:
146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教習庶吉士](教習文章)(明實錄:憲宗實錄;3卷)(CBDB_line_ID=123597) |
▪ 教習庶吉士:
|
起始年:
1466。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教習庶吉士](教習文章)(明實錄:憲宗實錄;27卷)(CBDB_line_ID=123601) |
▪ 經筵官:
|
起始年:
146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經筵官(兼)(明實錄:憲宗實錄;6卷)(CBDB_line_ID=123598) |
▪ 經筵講官:
|
起始年:
145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經筵講官](分直侍講)(明實錄:英宗實錄;196卷)(CBDB_line_ID=123584) |
▪ 贈 禮部尚書:
|
起始年:
146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禮部尚書(贈)(明實錄:憲宗實錄;70卷)(CBDB_line_ID=123607) |
▪ 卒贈 禮部尚書:
|
起始年:
。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565)。
|
▪ 禮部左侍郎:
|
起始年:
1468。
終止年:
1469(成化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禮部左侍郎(明實錄:憲宗實錄;59卷)(CBDB_line_ID=123605) |
▪ 侍讀學士:
|
起始年:
1464。
終止年:
1467(成化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侍讀學士(兼)(明實錄:憲宗實錄;2卷)(CBDB_line_ID=123595) |
▪ 進 侍講:
|
地點: 京師。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565)。
|
▪ 兼 侍講:
|
地點: 京師。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565)。
註:進學士成化二年以本官入直文淵閣 |
▪ 進 侍講學士:
|
地點: 京師。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565)。
|
▪ 司經局洗馬:
|
起始年:
1452。
終止年:
1456(景泰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司經局洗馬(明實錄:英宗實錄;215卷)(CBDB_line_ID=123585) |
▪ 遷 司經局洗馬:
|
地點: 京師。起始年: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565)。
|
▪ 太常寺少卿:
|
起始年:
1464。
終止年:
1467(成化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太常寺少卿(明實錄:憲宗實錄;2卷)(CBDB_line_ID=123594) |
▪ 太子出閣侍班講讀官:
|
起始年:
1458。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皇太子出閣侍班講讀官 |
▪ 通政使司左參議:
|
起始年:
145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通政司左參議(明實錄:英宗實錄;274卷)(CBDB_line_ID=123589) |
▪ 調 通政使司左參議:
|
地點: 。起始年: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565)。
|
▪ 鄉試官:
|
起始年:
145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應天府鄉試考官 |
▪ 鄉試官:
|
起始年:
145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順天府鄉試考官 |
▪ 英宗睿皇帝實錄副總裁:
|
起始年:
1464。
終止年:
1467(成化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英宗睿皇帝實錄副總裁(副總裁)(明實錄:憲宗實錄;8卷)(CBDB_line_ID=123599) |
▪ 右春坊右庶子:
|
起始年:
1456。
終止年:
1457(天順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右春坊右庶子(明實錄:英宗實錄;266卷)(CBDB_line_ID=123587) |
▪ 翰林院學士:
|
起始年:
1457。
終止年:
1464(天順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翰林院學士(明實錄:英宗實錄;285卷)(CBDB_line_ID=123590) |
▪ 翰林院學士:
|
起始年:
1467。
終止年:
1469(成化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註:翰林院學士(兼)(明實錄:憲宗實錄;46卷)(CBDB_line_ID=123604) |
|
親屬關係: |
父(F): |
劉髦 |
出處:江西通志(頁lgid=1197552)。
|
|
社會關係: |
傳記作者為Y: |
楊廉
【楊廉撰言行錄 / 皇明名臣琬琰錄后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638)。
|
為Y作傳: |
陳文
【劉定之撰傳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030)。
|
為Y作傳: |
劉實
【劉定之撰傳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822)。
|
為Y作傳: |
劉實
【劉实傳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822)。
|
為Y作傳: |
劉益
【國子祭酒劉公傳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698)。
|
為Y作祝詞: |
劉髦
【先君石潭先生行状及祝文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829)。
|
為Y作臨別贈言(送別詩、序): |
王汝霖
【河南參議王赴任序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94)。
|
欣賞/器重: |
章懋
(1466)
|
|
出處:皇明名臣墓銘:八卷。
|
學生為Y: |
賀深
【清塘賀氏重修宗譜序】
(-1)
|
|
出處:楓山章先生文集:九卷(頁2.266)。
|
為Y所著書作序: |
柯暹
【東岡集序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62)。
|
為Y所著書作序: |
王驥
【王忠毅公榮遇錄後序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54)。
|
書序由Y所作: |
李東陽
【呆齋先生集序 / 懷麓堂文集前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638)。
|
書序由Y所作: |
李東陽
【文安公全集序 / 呆齋存稿卷首】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638)。
|
書序由Y所作: |
何喬新
【宋論序 / 椒丘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638)。
|
神道碑由Y所作: |
彭時
【劉公神道碑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638)。
|
為Y作神道碑: |
涂謙
【涂公神道碑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060)。
|
為Y作神道碑: |
涂謙
【貴州按察使涂公神道碑記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060)。
|
為Y作墓表: |
陳本深
【吉安太守陳侯墓表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054)。
|
為Y作墓表: |
宋應奎
【劉定之撰宋編修墓表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935)。
|
墓誌銘由Y所作: |
商輅
【劉公墓志銘 / 商文毅公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638)。
|
贈詩、文: |
王直
【哀東王先生辞有序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87)。
|
為Y作墓誌銘: |
曹義
【劉定之撰曹公墓誌銘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36)。
|
為Y作墓誌銘: |
曹義
【榮祿大夫柱國豐潤伯曹公墓誌銘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36)。
|
為Y作墓誌銘: |
石瑁
【劉定之撰石公墓誌銘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013)。
|
為Y作墓誌銘: |
石瑁
【禮部尚書石公墓誌銘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013)。
|
為Y作墓誌銘: |
張通
【劉定之撰張公墓志銘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626)。
|
為Y作墓誌銘: |
張通
【南京後府都督僉事張公墓誌銘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626)。
|
為Y作墓誌銘: |
鄭珞
【寧波太守鄭君墓誌銘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152)。
|
為Y之建築物題詠、記、命名: |
劉髦
【名所居記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829)。
|
為Y所作詩文作序: |
許彬
【寧陽許先生詩集序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121)。
|
為Y所作詩文作序: |
呂原
【呂文懿公挽詩序 / 呆齋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753)。
|
|
著述: |
宋論(劉定之):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宋論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代祀錄: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代祀錄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十科策略: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十科策略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否泰錄: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否泰錄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呆齋前稿: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呆齋前稿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呆齋存稿:二十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呆齋存稿2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呆齋續稿: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呆齋續稿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呆齋藏稿: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呆齋藏稿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呆齋集:四十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呆齋集4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周易圖釋: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周易圖釋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文安策略: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文安策略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經圖釋:十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35)。
|
|
註:易經圖釋1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劉氏雑志 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978-10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