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8052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張士隆/Zhang Shilong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75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安陽(Id: 5079)
|
生年:
明(Id: 19)成化(Id: 647)11年 (1475)
|
卒年:
明(Id: 19)嘉靖(Id: 650)4年 (1525)
|
享年: 51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699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477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790641 |
|
別名:
行第(Id:7)一,字(Id:4)仲修,字(Id:4)仲脩,未詳(Id:0)張仕隆,别名、曾用名(Id:3)張士隆,室名、別號(Id:5)西渠。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河南布政司(Id: 5021) / 彰德府(Id: 5078) / 安陽5079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699 |
註: |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彰德府-安陽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河南布政司(Id: 5021) / 彰德府(Id: 5078) / 安陽5079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477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
任官: |
▪ 試 道監察御史:
|
地點: 浙江監察道。起始年:
1511。
終止年:
1512(正德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699)。
註:浙江道試監察御史(試監察御史) |
▪ 府推官:
|
地點: 廣信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699)。
註:廣信府推官 |
▪ 副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1525(嘉靖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699)。
註:陜西副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88卷)(CBDB_line_ID=127437) |
▪ 監察御史:
|
地點: 浙江布政司。起始年:
1512。
終止年:
1518(正德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699)。
註:[浙江道監察御史](監察御史)(明實錄:武宗實錄;148卷)(CBDB_line_ID=127433) |
▪ 判官:
|
地點: 晉州。起始年:
1518。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699)。
註:晉州判官(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88卷)(CBDB_line_ID=127434) |
▪ 推官:
|
地點: 廣信府。起始年:
1505。
終止年:
1511(正德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699)。
註:廣信府推官(明分省人物考;89卷)(CBDB_line_ID=127431) |
▪ 御史: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699)。
註:御史(皇明詞林人物考;5卷)(CBDB_line_ID=127436) |
▪ 知州:
|
地點: 晉州。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699)。
註:晉州知州(擢知州)(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88卷)(CBDB_line_ID=127435) |
▪ 知州:
|
地點: 晉州。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699)。
註:晉州知州 |
▪ 州判官:
|
地點: 晉州。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699)。
註:晉州判官 |
▪ 副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699)。
註:陜西副使 |
|
親屬關係: |
弟(B-): |
張士隚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弟(B-): |
張士陞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父(F): |
張魯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祖父(FF): |
張通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曾祖(FFF): |
張本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母(M): |
朱氏(張士隆母)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妻子(W): |
石氏(張士隆妻)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
|
社會關係: |
傳記作者為Y: |
毛奇齡
【張士隆傳 / 西河合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傳記作者為Y: |
朱睦㮮
【朱睦㮮撰傳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祭文由Y所作: |
崔銑
【祭張西渠仲修文 / 洹詞】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祭文由Y所作: |
寇天敍
【祭張仲修文 / 涂水先生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呂柟
【太學送張仲修序 / 涇野先生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書序由Y所作: |
崔銑
【河東書院志序 / 洹詞】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墓誌銘由Y所作: |
崔銑
【張君墓誌銘 / 洹詞】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收到Y的答書: |
呂柟
【荅張仲脩書】
(-1)
|
|
出處:涇野先生文集:三十六卷(頁卷21)。
|
收到Y的答書: |
呂柟
【荅張侍御仲修書】
(-1)
|
|
出處:涇野先生文集:三十六卷(頁卷21)。
|
收到Y的贈詩、文: |
崔銑
【野聞三首贈張御史仲修 / 洹詞】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學記(書院記)由Y所作: |
呂柟
【河東書院記 / 涇野先生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詩文序由Y所作: |
呂柟
【南風之什序 / 涇野先生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政績為Y所稱道: |
崔銑
【張御史治路記 / 洹詞】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38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