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8195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鮑象賢/Bao Xiangxi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505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歙縣(Id: 4688)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明(Id: 19)隆慶(Id: 651)2年 (1568)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Index year 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Rule 2; |
|
出處: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1128511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853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923 |
民國歙縣志: 十六卷(Id: 65192), 頁lgid=1160754 |
(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Id: 57941), 頁lgid=1160776 |
陝西通志(Id: 6267), 頁section_id=5190191 |
|
別名:
行第(Id:7)三,字(Id:4)復之,室名、別號(Id:5)思菴,未詳(Id:0)鮑象贒。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徽州府(Id: 4687) / 歙縣4688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853 |
註: |
南京-徽州府-歙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徽州府(Id: 4687) / 歙縣4688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923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
任官: |
▪ 按察使:
|
地點: 山東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1550(嘉靖2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山東按察使(明實錄:世宗實錄;357卷)(CBDB_line_ID=128750) |
▪ 兵備道: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兵備道](兵備臨安)(明實錄:穆宗實錄;16卷)(CBDB_line_ID=128747) |
▪ 兵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553。
終止年:
1554(嘉靖3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兵部右侍郎(明實錄:世宗實錄;402卷)(CBDB_line_ID=128756) |
▪ 兵部右侍郎: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5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南京兵部右侍郎(明實錄:世宗實錄;416卷)(CBDB_line_ID=128759) |
▪ 兵部左侍郎:
|
起始年:
1565。
終止年:
1566(嘉靖4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兵部左侍郎(明實錄:世宗實錄;548卷)(CBDB_line_ID=128764) |
▪ 布政使司右參政:
|
地點: 雲南。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853)。
註: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 |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起始年:
1550。
終止年:
1553(嘉靖3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實錄:世宗實錄;374卷)(CBDB_line_ID=128752) |
▪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
起始年:
1553。
終止年:
1554(嘉靖3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兼)(明實錄:世宗實錄;402卷)(CBDB_line_ID=128757) |
▪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
起始年:
1564。
終止年:
1565(嘉靖4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兼)(明實錄:世宗實錄;533卷)(CBDB_line_ID=128762) |
▪ 都御史:
|
出處:陝西通志(頁sectionid=5190191)。
註:巡撫陜西都御史 |
▪ 贈 工部尚書:
|
起始年:
156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工部尚書(贈)(明實錄:穆宗實錄;16卷)(CBDB_line_ID=128765) |
▪ 戶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564。
終止年:
1565(嘉靖4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戶部右侍郎(明實錄:世宗實錄;533卷)(CBDB_line_ID=128761) |
▪ 試 監察御史:
|
地點: 四川監察道。起始年:
1530。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四川道試監察御史 |
▪ 監察御史:
|
地點: 四川監察道。起始年:
。
終止年:
1533(嘉靖1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四川道監察御史 |
▪ 太僕寺卿:
|
起始年:
1563。
終止年:
1564(嘉靖4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太僕寺卿(明實錄:世宗實錄;528卷)(CBDB_line_ID=128760) |
▪ 提刑按察使司副使:
|
地點: 雲南。起始年:
1538。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雲南按察司副使(明實錄:世宗實錄;209卷)(CBDB_line_ID=128746) |
▪ 提刑按察使司副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1545(嘉靖2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陝西按察司副使(明實錄:世宗實錄;296卷)(CBDB_line_ID=128748) |
▪ 提刑按察使司僉事:
|
地點: 湖廣布政司。起始年:
1533。
終止年:
1538(嘉靖1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湖廣按察司僉事(明實錄:世宗實錄;153卷)(CBDB_line_ID=128745) |
▪ 刑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55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刑部右侍郎(明實錄:世宗實錄;399卷)(CBDB_line_ID=128755) |
▪ 巡撫: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1550。
終止年:
1551(嘉靖3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陝西巡撫](巡撫陝西)(明實錄:世宗實錄;374卷)(CBDB_line_ID=128753) |
▪ 巡撫:
|
地點: 雲南。起始年:
1551。
終止年:
1553(嘉靖3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雲南巡撫](巡撫雲南)(明實錄:世宗實錄;374卷)(CBDB_line_ID=128754) |
▪ 巡撫:
|
地點: 山東布政司。起始年:
1564。
終止年:
1565(嘉靖4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山東巡撫](廵撫山東)(明實錄:世宗實錄;543卷)(CBDB_line_ID=128763) |
▪ 右布政使:
|
地點: 江西布政司。起始年:
155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江西右布政使(明實錄:世宗實錄;357卷)(CBDB_line_ID=128751) |
▪ 右參政:
|
地點: 雲南布政司。起始年:
1545。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註: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明實錄:世宗實錄;296卷)(CBDB_line_ID=128749) |
▪ 總督兩廣軍務:
|
出處:(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頁lgid=1160776)。
|
▪ 按察司副使:
|
地點: 雲南。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853)。
註:雲南按察司副使 |
▪ 太僕寺卿: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853)。
註:太僕寺卿 |
▪ 巡撫:
|
地點: 山東巡撫。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853)。
註:山東巡撫 |
|
親屬關係: |
兄(B+): |
鮑瑚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兄(B+): |
鮑璲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父(F): |
鮑光祖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祖父(FF): |
鮑邦燦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曾祖(FFF): |
鮑萬善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十六世孫(G+16): |
鮑宜佩 |
出處:民國歙縣志: 十六卷(頁lgid=1163878)。
|
母(M): |
佘氏(鮑象賢母)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子(S): |
鮑孝友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
孫(SS): |
鮑獻旌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
曾孫; 重孫(SSS): |
鮑孟英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853)。
|
妻子(W): |
汪氏(鮑象賢妻) |
出處: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五名)。
|
|
社會關係: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馬理
【送鮑公轉撫雲貴督師平蠻序 / 谿田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067)。
|
同僚: |
汪柏
(-1)
|
|
出處:(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頁lgid=1160776)。
|
抵禦或討平叛軍Y: |
那鑑
(-1)
|
|
出處:(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頁lgid=1160776)。
|
戰勝: |
黃父將
(-1)
|
|
出處:(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頁lgid=1160776)。
|
政見趨同: |
汪文盛
(-1)
|
|
出處:(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頁lgid=1160776)。
|
墓誌銘由Y所作: |
魏裳
【贈工部尚書鮑先生墓誌銘 / 雲山堂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067)。
|
被致書由Y: |
王維楨
【與鮑思菴中丞書】
(-1)
|
|
出處:槐野先生存笥稿:三十八卷。
|
收到Y的答書: |
徐階
【復鮑思菴兵侍】
(-1)
|
|
出處:續世經堂集。
|
收到Y的答書: |
王維楨
【答鮑思菴巡撫書】
(-1)
|
|
出處:槐野先生存笥稿:三十八卷。
|
收到Y的贈詩、文: |
靳學顏
【中丞思庵鮑公序 / 靳兩城先生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067)。
|
收到Y的贈詩、文: |
汪道昆
【少司徒鮑公七十壽序 / 太函副墨】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067)。
|
上司為Y: |
毛伯溫
(-1)
|
|
出處:(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頁lgid=116077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