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8260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楊一清/Yang Yiqing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54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安寧州(Id: 6408)
|
生年:
明(Id: 19)景泰(Id: 645)5年 (1454)
|
卒年:
明(Id: 19)嘉靖(Id: 650)9年 (1530)
|
享年: 77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922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655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598030 |
甘肅通志(Id: 38651), 頁section_id=5190180 |
陝西通志(Id: 6267), 頁section_id=5190191 |
|
別名:
字(Id:4)介夫,字(Id:4)應寧,字(Id:4)應甯,諡號(Id:6)文襄,室名、別號(Id:5)石淙,未詳(Id:0)石淙先生,室名、別號(Id:5)邃菴。 |
地理資訊: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鎮江府(Id: 4617) / 丹徒4619
|
出處: 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 1368-1644 |
, 頁1516 |
註: |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湖廣布政司(Id: 5520) / 岳州府(Id: 5611) / 巴陵5612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655 |
註: |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雲南布政司(Id: 6370) / 雲南府(Id: 6397) / 安寧州6408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655 |
註: |
Combined data from source=9602 page=11922 notes=雲南承宣布政使司-雲南府-安寧州(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1922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1922 |
|
任官: |
▪ 兵部尚書:
|
起始年:
1524。
終止年:
1526(嘉靖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兵部尚書(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66) |
▪ 殿試讀卷官:
|
起始年:
15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殿試讀卷官(明實錄:武宗實錄;110卷)(CBDB_line_ID=129962) |
▪ 都察院右都御史:
|
起始年:
1506。
終止年:
1507(正德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都察院右都御史(明實錄:武宗實錄;24卷)(CBDB_line_ID=129953) |
▪ 都察院右都御史:
|
起始年:
15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都察院右都御史(明實錄:武宗實錄;66卷)(CBDB_line_ID=129955) |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起始年:
1502。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實錄:孝宗實錄;194卷)(CBDB_line_ID=129948) |
▪ 都察院左都御史:
|
起始年:
1524。
終止年:
1526(嘉靖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明實錄:世宗實錄;46卷)(CBDB_line_ID=129967) |
▪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起始年:
1502。
終止年:
1506(正德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49) |
▪ 都御史:
|
出處:陝西通志(頁section_id=5190191)。
註:總督都御史 |
▪ 讀卷官:
|
起始年:
152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讀卷官(明實錄:世宗實錄;99卷)(CBDB_line_ID=129981) |
▪ 副總裁: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副總裁(武宗實錄)(禮部志稿;65卷)(CBDB_line_ID=129973) |
▪ 戶部尚書:
|
起始年:
1510。
終止年:
1511(正德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戶部尚書(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56) |
▪ 謹身殿大學士:
|
起始年:
1526。
終止年:
1527(嘉靖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謹身殿大學士(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75) |
▪ 吏部尚書:
|
起始年:
1511。
終止年:
1516(正德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吏部尚書(明實錄:武宗實錄;71卷)(CBDB_line_ID=129959) |
▪ 吏部尚書:
|
起始年:
1526。
終止年:
1529(嘉靖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吏部尚書(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70) |
▪ 少保:
|
起始年:
1511。
終止年:
1514(正德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少保(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60) |
▪ 少傅:
|
起始年:
15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少傅(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63) |
▪ 少師:
|
起始年:
1526。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少師(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72) |
▪ 四夷館少卿:
|
起始年:
1498。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四夷館少卿(國朝列卿紀;9冊138卷)(CBDB_line_ID=129946) |
▪ 累贈 太保:
|
起始年:
154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太保(贈)(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82) |
▪ 太常寺卿: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01。
終止年:
1502(弘治1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南京太常寺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47) |
▪ 太常寺少卿:
|
起始年:
1498。
終止年:
1501(弘治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太常寺少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45) |
▪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5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太子少保(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57) |
▪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5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太子太保](今獻備遺;41卷)(CBDB_line_ID=129958) |
▪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511。
終止年:
1514(正德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太子太保(兼)(明實錄:武宗實錄;82卷)(CBDB_line_ID=129961) |
▪ 太子太傅:
|
起始年:
1514。
終止年:
1526(嘉靖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太子太傅(兼)(明實錄:武宗實錄;140卷)(CBDB_line_ID=129964) |
▪ 太子太師:
|
起始年:
1526。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太子太師(兼)(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74) |
▪ 提刑按察使司副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1494。
終止年:
1498(弘治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陜西按察司副使(明實錄:孝宗實錄;145卷)(CBDB_line_ID=129944) |
▪ 提刑按察使司僉事:
|
地點: 山西布政司。起始年:
148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山西按察司僉事(明實錄:孝宗實錄;50卷)(CBDB_line_ID=129940) |
▪ 提刑按察使司僉事: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1491。
終止年:
1494(弘治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陜西按察司僉事(明實錄:孝宗實錄;95卷)(CBDB_line_ID=129942) |
▪ 提學使:
|
起始年:
148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提學使](提調學校)(明實錄:憲宗實錄;188卷)(CBDB_line_ID=129941) |
▪ 提學使:
|
起始年:
1491。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提學使](提督學校)(明實錄:孝宗實錄;50卷)(CBDB_line_ID=129943) |
▪ 武英殿大學士:
|
起始年:
1515。
終止年:
1516(正德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武英殿大學士(兼)(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65) |
▪ 武英殿大學士:
|
起始年:
152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武英殿大學士(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71) |
▪ 巡撫: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約1504。
終止年:
1506(正德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陜西巡撫(明實錄:武宗實錄;6卷)(CBDB_line_ID=129951) |
▪ 巡撫: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陜西巡撫](續文獻通考;5卷)(CBDB_line_ID=129969) |
▪ 中書舍人:
|
起始年:
。
終止年:
1487(成化2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中書舍人(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39) |
▪ 總裁官:
|
起始年:
。
終止年:
1526(嘉靖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總裁官(恭穆獻皇帝實錄)(明實錄:世宗實錄;66卷)(CBDB_line_ID=129977) |
▪ 總裁官:
|
起始年:
1527。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總裁官(大禮全書)(明實錄:世宗實錄;72卷)(CBDB_line_ID=129978) |
▪ 總裁官:
|
起始年:
1527。
終止年:
1528(嘉靖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總裁官(明倫大典)(明實錄附錄:明世宗寶訓;2卷)(CBDB_line_ID=129979) |
▪ 總督:
|
出處:甘肅通志(頁section_id=5190180)。
註:總督 |
▪ 按察司副使: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22)。
註:陜西按察司副使 |
▪ 華蓋殿大學士:
|
起始年:
1527。
終止年:
1529(嘉靖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註:華蓋殿大學士(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8卷)(CBDB_line_ID=129980) |
▪ 僉事: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22)。
註:陜西按察司僉事 |
▪ 太常寺卿: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22)。
註:南京太常寺卿 |
▪ 提學使: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22)。
註:提學使 |
▪ 巡撫: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22)。
註:陜西巡撫 |
▪ 巡撫:
|
地點: 陝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22)。
註:陜西巡撫 |
▪ 中書舍人: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22)。
註:中書舍人 |
|
親屬關係: |
孫(SS): |
楊守伯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孫(SS): |
楊宗伯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曾孫; 重孫(SSS): |
楊宗植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曾孫; 重孫(SSS): |
楊祖植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社會關係: |
為Y之學生: |
黎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學生為Y: |
曹謙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271)。
|
為Y所著書作序: |
陳東
【楊一清,盡忠集序 / 陳少陽盡忠集】
|
|
出處:宋人傳記資料索引(電子版)(頁13548)。
|
弟子為Y: |
喬宇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被致書由Y: |
林俊
【寄楊少傅邃菴翁】
|
|
出處:奏疏續集:十二卷(頁卷12)。
|
被致書由Y: |
林俊
【寄楊邃】
|
|
出處:奏疏續集:十二卷(頁卷12)。
|
被致書由Y: |
林俊
【寄邃庵】
|
|
出處:見素文集(頁卷23)。
|
被致書由Y: |
李東陽
【與楊應寧書】
|
|
出處:懷麓堂前集(頁卷14)。
|
被致書由Y: |
李東陽
【與楊邃菴書八首】
|
|
出處:懷麓堂前集(頁卷14)。
|
被致書由Y: |
王守仁
【三】
|
|
出處: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頁卷21)。
|
被致書由Y: |
王守仁
【二】
|
|
出處: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頁卷21)。
|
被致書由Y: |
王守仁
【四】
|
|
出處: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頁卷21)。
|
被致書由Y: |
王守仁
【寄楊邃庵閣老】
|
|
出處: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頁卷21)。
|
被致書由Y: |
王守仁
【寄楊邃庵閣老/王文成公全書】
(1522)
|
|
出處: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頁21, 27)。
|
被致書由Y: |
王守仁
【與楊邃庵】
|
|
出處: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頁卷27)。
|
被致書由Y: |
章懋
【與楊邃菴閣老 】
|
|
出處:楓山章先生文集:九卷(頁3)。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其七】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其三】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其九】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其二】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其五】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其八】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其六】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其十】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其四】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李夢陽
【奉邃菴先生書】
|
|
出處:空同子集:六十六卷,附錄二卷(頁卷62)。
|
被致書由Y: |
康海
【上邃菴先生】
|
|
出處:康對山先生集(頁卷23)。
|
被致書由Y: |
康海
【與邃庵先生論寧夏糧餉】
|
|
出處:康對山先生集(頁卷23)。
|
被致書由Y: |
何景明
【上楊邃菴書】
|
|
出處:何大復先生集:三十八卷(頁卷32)。
|
被致書由Y: |
楊廉
【與楊邃菴】
|
|
出處:楊文恪公文集62卷(頁卷47)。
|
被致書由Y: |
楊廉
【辭楊邃菴】
|
|
出處:楊文恪公文集62卷(頁卷46)。
|
收到Y的答書: |
林俊
【答楊邃庵】
|
|
出處:見素文集(頁卷22)。
|
收到Y的答書: |
林俊
【答邃翁】
|
|
出處:見素文集(頁卷23)。
|
收到Y的答書: |
李東陽
【答楊邃菴書】
|
|
出處:懷麓堂後集(頁卷10)。
|
收到Y的答書: |
程敏政
【復陜西提學楊僉憲應寧書】
|
|
出處:篁墩文集(頁卷55)。
|
友: |
李東陽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504)。
|
|
著述: |
督府奏議(楊一清):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註:督府奏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玉堂稿: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註:玉堂稿(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石淙稿:十九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註:石淙稿 19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石淙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註:石淙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石淙類稿:四十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註:石淙類稿 4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西征日錄: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註:西征日錄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車駕幸第錄: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註:車駕幸第錄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關中奏議稿: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註:關中奏議稿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楊一清):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22)。
|
|
註:詩 [19][2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制府雜錄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768-77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