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8284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胡鐸/Hu Duo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71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餘姚(Id: 5401)
|
生年:
明(Id: 19)成化(Id: 647)7年 (1471)
|
卒年:
明(Id: 19)嘉靖(Id: 650)15年 (1536)
|
享年: 66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949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751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508178 |
紹興府志:八十卷(Id: 18417), 頁Igid=315962 |
|
別名:
行第(Id:7)三,未詳(Id:0)小夫子,室名、別號(Id:5)支湖,未詳(Id:0)支湖先生,字(Id:4)時振,未詳(Id:0)胡道學,别名、曾用名(Id:3)胡鐸。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紹興府(Id: 5396) / 餘姚5401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949 |
註: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餘姚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紹興府(Id: 5396) / 餘姚5401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751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
任官: |
▪ 布政使司參政:
|
地點: 湖廣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5962)。
|
▪ 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
地點: 湖廣布政司。起始年:
1529。
終止年:
1531(嘉靖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湖廣布政司右布政使(布政司右布政使)(明實錄:世宗實錄;105卷)(CBDB_line_ID=130495) |
▪ 追 府尹:
|
地點: 順天府。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5962)。
|
▪ 府尹: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533。
終止年:
1534(嘉靖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順天府府尹(明實錄:世宗實錄;149卷)(CBDB_line_ID=130497) |
▪ 翰林院庶吉士:
|
起始年:
1505。
終止年:
1507(正德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翰林院庶吉士(明實錄:孝宗實錄;222卷)(CBDB_line_ID=130488) |
▪ 庶吉士: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5962)。
|
▪ 太僕寺卿: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5962)。
|
▪ 太僕寺卿: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34。
終止年:
1536(嘉靖1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南京太僕寺卿(國朝列卿紀;151卷)(CBDB_line_ID=130498) |
▪ 提刑按察使司僉事:
|
地點: 福建布政司。起始年:
1511。
終止年:
1517(正德1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福建按察司僉事(明實錄:武宗實錄;145卷)(CBDB_line_ID=130491) |
▪ 提學副使:
|
地點: 福建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5962)。
|
▪ 提學副使:
|
地點: 福建布政司。起始年:
1517。
終止年:
1522(嘉靖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福建提學副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196卷)(CBDB_line_ID=130492) |
▪ 刑科給事中:
|
起始年:
1507。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刑科給事中(給事中)(明實錄:武宗實錄;31卷)(CBDB_line_ID=130489) |
▪ 鹽運副使: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5962)。
|
▪ 右布政使:
|
地點: 湖廣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49)。
註:湖廣布政司右布政使 |
▪ 左布政使:
|
地點: 雲南。起始年:
1531。
終止年:
1533(嘉靖1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雲南左布政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國朝獻徵錄;72卷)(CBDB_line_ID=130496) |
▪ 左參政:
|
地點: 湖廣布政司。起始年:
1522。
終止年:
1523(嘉靖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湖廣布政使司左參政(明實錄:世宗實錄;19卷)(CBDB_line_ID=130493) |
▪ 左參政:
|
地點: 河南布政司。起始年:
。
終止年:
1529(嘉靖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註:河南左參政(明實錄:世宗實錄;105卷)(CBDB_line_ID=130494) |
▪ 太僕寺卿: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49)。
註:南京太僕寺卿 |
▪ 左布政使:
|
地點: 雲南。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49)。
註:雲南左布政使 |
|
社會區分: |
經學家—易經(Id: 189)
|
理學家(Id: 146)
|
教育家(Id: 247)
|
|
親屬關係: |
弟(B-): |
胡某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弟(B-): |
胡某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弟(B-): |
胡鈞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從子;姪子(BS): |
胡瀚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6211)。
|
父(F): |
胡某和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祖父(FF): |
胡某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曾祖(FFF): |
胡仲達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母(M): |
黃氏(胡鐸母)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妻子(W): |
周氏(胡鐸妻) |
出處: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三名)。
|
|
社會關係: |
同年友: |
張璁 |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Igid=315962)。
|
神道碑由Y所作: |
龔用卿
【胡公神道碑 / 雲岡公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44)。
|
|
著述: |
典學說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
|
註:典學說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支湖文集:二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
|
註:支湖文集 2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異學辨: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
|
註:異學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說(胡鐸):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49)。
|
|
註:易說(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