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8294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胡纘宗/Hu Zuanzong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80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秦安(Id: 5274)
|
生年:
明(Id: 19)成化(Id: 647)16年 (1480)
|
卒年:
明(Id: 19)嘉靖(Id: 650)39年 (1560)
|
享年: 81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出處: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118962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961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730 |
|
別名:
字(Id:4)世甫,室名、別號(Id:5)可泉,字(Id:4)孝思,未詳(Id:0)胡瓉宗,未詳(Id:0)胡纘宗,未詳(Id:0)胡鑚宗,室名、別號(Id:5)鳥鼠山人。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山東布政司(Id: 4839) / 濟南府(Id: 4840) / 泰安州(Id: 4856) / 泰安州4857
|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 頁3752 |
註: |
泰安人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陝西布政司(Id: 5158) / 鞏昌府(Id: 5262) / 秦州(Id: 5272) / 秦安5274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961 |
註: |
陜西承宣布政使司-鞏昌府-秦安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陝西布政司(Id: 5158) / 鞏昌府(Id: 5262) / 秦州(Id: 5272) / 秦安5274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730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1961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1961 |
|
任官: |
▪ 布政使司左參政:
|
地點: 山東布政司。起始年:
1527。
終止年:
1531(嘉靖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山東布政司左參政(明實錄:世宗實錄;77卷)(CBDB_line_ID=130723) |
▪ 布政使司左參政:
|
地點: 山西布政司。起始年:
1529。
終止年:
1532(嘉靖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山西布政司左參政(明實錄:世宗實錄;77卷)(CBDB_line_ID=130727) |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起始年:
1536。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分省人物考;11冊205卷)(CBDB_line_ID=130731) |
▪ 翰林院檢討:
|
起始年:
。
終止年:
1510(正德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翰林院檢討(國朝列卿紀;8冊120卷)(CBDB_line_ID=130714) |
▪ 翰林院庶吉士:
|
起始年:
1508。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翰林院庶吉士(國朝列卿紀;8冊120卷)(CBDB_line_ID=130713) |
▪ 戶部湖廣司員外郎: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15。
終止年:
1518(正德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南京戶部湖廣司員外郎(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國朝獻徵錄;61卷)(CBDB_line_ID=130717) |
▪ 戶部湖廣司員外郎: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61)。
註:南京戶部湖廣司員外郎 |
▪ 戶部江西司郎中: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1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南京戶部江西司郎中(國朝列卿紀;8冊120卷)(CBDB_line_ID=130718) |
▪ 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18。
終止年:
1519(正德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南京吏部驗封司郎中(國朝列卿紀;8冊120卷)(CBDB_line_ID=130719) |
▪ 判官:
|
地點: 嘉定州。起始年:
1510。
終止年:
1513(正德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四川嘉定州判官 |
▪ 右布政使:
|
地點: 山西布政司。起始年:
153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山西右布政使(國朝列卿紀;8冊120卷)(CBDB_line_ID=130728) |
▪ 右布政使:
|
地點: 河南布政司。起始年:
1535。
終止年:
1536(嘉靖1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河南右布政使(明分省人物考;11冊205卷)(CBDB_line_ID=130729) |
▪ 右參政:
|
地點: 山東布政司。起始年:
152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山東右參政](國朝列卿紀;8冊120卷)(CBDB_line_ID=130722) |
▪ 右參政:
|
地點: 浙江布政司。起始年:
1527。
終止年:
1529(嘉靖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浙江右參政(國朝列卿紀;8冊120卷)(CBDB_line_ID=130725) |
▪ 右參政:
|
地點: 山西布政司。起始年:
1529。
終止年:
1532(嘉靖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山西右參政](國朝列卿紀;8冊120卷)(CBDB_line_ID=130726) |
▪ 知府:
|
地點: 安慶府。起始年:
1519。
終止年:
1524(嘉靖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安慶府知府(明分省人物考;11冊205卷)(CBDB_line_ID=130720) |
▪ 知府:
|
地點: 蘇州府。起始年:
1524。
終止年:
1527(嘉靖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直隸蘇州府知府 |
▪ 知府:
|
地點: 蘇州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61)。
註:直隸蘇州府知府 |
▪ 知州:
|
地點: 潼川州。起始年:
1513。
終止年:
1515(正德10)。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潼川州知州(明分省人物考;11冊205卷)(CBDB_line_ID=130716) |
▪ 知州:
|
地點: 潼川州。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61)。
註:潼川州知州 |
▪ 州判官:
|
地點: 嘉定州。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61)。
註:四川嘉定州判官 |
▪ 左布政使:
|
地點: 河南布政司。起始年:
153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註:河南左布政使(國朝列卿紀;7冊102卷)(CBDB_line_ID=130730) |
▪ 左參政:
|
地點: 山東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61)。
註:山東布政司左參政 |
▪ 左參政:
|
地點: 山西布政司。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61)。
註:山西布政司左參政 |
▪ 驗封司郎中: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61)。
註:南京吏部驗封司郎中 |
▪ 知府:
|
地點: 安慶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61)。
註:安慶府知府 |
|
社會關係: |
為Y作祭文: |
寇天敍
【祭司馬子惇文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262)。
|
為Y作祭文: |
邵寳
【祭大宗伯二泉邵公文 / 鳥鼠山人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050)。
|
為Y作祭文: |
張潛
【祭張大參潛文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768)。
|
為Y作臨別贈言(送別詩、序): |
劉天和
【送劉養和歸省序 / 烏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533)。
|
為Y作臨別贈言(送別詩、序): |
范鏞
【送大中丞范公巡撫雲南序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854)。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劉春
【送太守胡君孝思赴任序 / 東川劉文簡公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52)。
|
臨別得到Y所作贈言(送別詩、序): |
蔡羽
【送大參胡公序 / 林屋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52)。
|
為Y所著書作序: |
張鵬
【東巡錄序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884)。
|
為Y所著書作序: |
席書
【席子春秋論序 / 鳥鼠山人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161)。
|
為Y所著書作序: |
王寵
【王履吉文集序 / 鳥鼠山人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14)。
|
書序由Y所作: |
崔銑
【胡氏集序 / 洹詞】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52)。
|
書序由Y所作: |
王慎中
【鳥鼠山人小集序 / 遵巖先生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52)。
|
被致書由Y: |
周用
【與胡可泉書】
(-1)
|
|
出處:周恭肅公集:十六卷。
|
被致書由Y: |
戴冠
【與年兄胡可泉二首】
(-1)
|
|
出處:戴氏集:十二卷。
|
被致書由Y: |
陳寰
【與郡守胡可泉書】
(-1)
|
|
出處:祭酒琴溪陳先生慶餘堂集:八卷。
|
收到Y的答書: |
呂柟
【荅可泉中丞書】
(-1)
|
|
出處:涇野先生文集:三十六卷(頁卷22)。
|
收到Y的答書: |
呂柟
【荅可泉書】
(-1)
|
|
出處:涇野先生文集:三十六卷(頁卷22)。
|
收到Y的答書: |
呂柟
【荅胡可泉書】
(-1)
|
|
出處:涇野先生文集:三十六卷(頁卷22)。
|
贈詩、文: |
寇天敍
【贈寇大理子惇太守寧波序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262)。
|
收到Y的贈詩、文: |
方鵬
【贈胡大參詩序 / 矯亭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52)。
|
收到Y的贈詩、文: |
崔銑
【贈胡中丞序 / 洹詞】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52)。
|
為Y作墓誌銘: |
都穆
【都公墓志銘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703)。
|
為Y作墓誌銘: |
李淳
【李公墓誌銘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200)。
|
為Y作墓誌銘: |
郭昂
【郭公墓志銘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177)。
|
為Y作墓誌銘: |
陸溥
【陸公墓誌銘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980)。
|
為Y作墓誌銘: |
蕭世賢
【蕭公墓誌銘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365)。
|
詩文跋由Y所作: |
何良俊
【跋胡可泉中丞詩翰卷 / 何翰林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52)。
|
為Y所作詩文作序: |
薛瑄
【薛文淸公從政名言序 / 鳥鼠山人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342)。
|
稱道Y之政績: |
周滿
【鞏郡守周侯去思碑 / 鳥鼠山人後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488)。
|
為Y的神道碑/墓誌/壙誌刊/刻石: |
呂九成
(-1)
|
|
出處:紹興府志:八十卷(頁lgid=316642)。
|
稱道Y之節行: |
張鵬
【張侍御榮感序 / 鳥鼠山人小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884)。
|
|
著述: |
家譜(胡纘宗):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家譜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丙辰集: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丙辰集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儀禮鄭注附逸禮:二十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儀禮鄭注附逸禮 2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嘉靖安慶府志:三十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嘉靖安慶府志 3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太僕寺少卿都公穆墓志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太僕寺少卿都公穆墓志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安慶志:三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安慶志 3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擬古樂府: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擬古樂府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春秋本義: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春秋本義 1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正德集: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正德集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河嵩歸田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河嵩歸田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漢中府志: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漢中府志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秦安志: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秦安志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秦州志:三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秦州志 3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秦漢文: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秦漢文/胡纘宗輯(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胡氏詩識: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胡氏詩識 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輿上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輿上集 [2][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雍音: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雍音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鞏郡志:三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鞏郡志 3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胡纘宗):七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詩 7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嘉靖集: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嘉靖集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擬涯翁擬古樂府: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擬涯翁擬古樂府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擬漢樂府: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擬漢樂府 [2][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擬西涯古樂府: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擬西涯古樂府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辛巳集: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辛巳集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近取編: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近取編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願學編: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願學編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鳥鼠山人小集: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鳥鼠山人小集 [8][1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鳥鼠山人後集: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鳥鼠山人後集]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鳥鼠山人集: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61)。
|
|
註:鳥鼠山人集 [16][18][29]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孝宗實錄: |
角色:編纂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770)。
|
|
註:孝宗實錄/魯鐸等預修/魯鐸等預修石珤等修楊廷和等修梁儲等修胡瓚宗等 黃潛等奉敕撰張元禎等奉敕撰傅珪等奉敕撰劉春等奉敕撰/豐熙等修/吳儼等奉敕撰/顧清等奉敕撰/豐熙等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新刻胡氏詩識三卷: |
角色:編纂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49-6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