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9047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王文清/Wang Wenqing |
指數年 (index year): 1688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寧鄉(Id: 7402)
|
生年:
清(Id: 20)康熙(Id: 660)27年 (1688)
|
卒年:
清(Id: 20)乾隆(Id: 662)44年 (1779)
|
享年: 92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康熙27年~乾隆44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1080.】 |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2743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87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851916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九溪,室名、別號(Id:5)九谿,字(Id:4)廷鑑,未詳(Id:0)廷鑒。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山西省(Id: 7385) / 汾州府(Id: 7398) / 寧鄉7402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187 |
註: |
Combined data from source=9602 page=12743 notes=湖南省-長沙府-寧鄉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2743 |
|
任官: |
▪ 教授:
|
地點: 岳州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743)。
註:岳州府教授 |
▪ 教授:
|
地點: 寶慶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743)。
註:寶慶府教授 |
▪ 學正: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743)。
註:九谿衛學正 |
▪ 中書科中書: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743)。
註:中書科中書 |
▪ 宗人府主事: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743)。
註:宗人府主事 |
|
社會關係: |
弟子為Y: |
羅典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著述: |
三禮圖(王文清):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三禮圖 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律呂正義: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7)。
|
|
註:律呂正義/王蘭生,魏廷珍,梅王殳成編纂/王蘭生,魏廷珍,梅王殳成編纂/盧明楷纂修/王文清等分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儀禮分節句讀: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儀禮分節句讀(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典制大文:二百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典制大文 20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古今梓玉詩文話: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古今梓玉詩文話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周易中旨: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周易中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周禮會要: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周禮會要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喪服解: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喪服解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壽世叢書: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壽世叢書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校定五代史: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校定五代史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樂制考: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樂制考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樂律問對: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樂律問對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歷代詩滙:一百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歷代詩滙 10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治生要術: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治生要術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王氏家訓: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王氏家訓(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省心錄: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省心錄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祭禮解: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祭禮解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考古原始: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考古原始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考古源流:六百二十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考古源流 62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考古略: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考古略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考古略補: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考古略補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行己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行己錄(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論詩法十條: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論詩法十條(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諺語省心錄: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諺語省心錄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醫方小錄: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醫方小錄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鋤經文略: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鋤經文略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鋤經詩略: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鋤經詩略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鋤經餘草:十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鋤經餘草 1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陰符經發微: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743)。
|
|
註:陰符經發微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