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93164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楊知至/Yang Zhizhi |
指數年 (index year): 808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弘農(Id: 14731)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未詳(Id: 0)
|
朝代: 唐(Id: 6)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Index year 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Rule 8; |
|
出處: |
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Id: 32033), 頁133628 |
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Id: 24309), 頁1501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456171 |
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Id: 40303), 頁tempid=142859 |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唐朝(Id: 14488) / 河南道(Id: 14690) / 虢州(Id: 14730) / 弘農14731
|
出處: 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 頁pers01501 |
註: |
虢州/弘農(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頁pers01501 |
|
任官: |
▪ 正授 比部郎中: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比部郎中 |
▪ 正授 府尹:
|
地點: 京兆府。起始年:
約877。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京兆尹 |
▪ 正授 工部侍郎:
|
起始年:
之間876。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工部侍郎 |
▪ 正授 觀察使團練判官:
|
地點: 浙江東道。起始年:
約854。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李訥浙東觀察使團練判官 |
▪ 正授 戶部郎中: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戶部郎中 |
▪ 正授 戶部侍郎: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頁133628)。
註:戶部侍郎 |
▪ 正授 戶部侍郎: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戶部侍郎 |
▪ 正授 戶部員外郎: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戶部員外郎 |
▪ 正授 諫議大夫: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諫議大夫 |
▪ 正授 知制誥:
|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知制誥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京兆府。起始年:
之間875。
終止年:
之間876(乾符3)。
赴任。 出處:唐刺史考全編(頁62)。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晉陵。起始年:
之間866。
終止年:
。
赴任。 出處:唐刺史考全編(頁1895)。
|
▪ 正授 司馬:
|
地點: 瓊州。起始年:
之間870。
終止年:
未詳。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註:瓊州司馬 |
|
親屬關係: |
父(F): |
楊汝士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1501)。
|
子(S): |
楊整 |
出處: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
|
子(S): |
楊協 |
出處: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
|
子(S): |
楊恪 |
出處: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
|
子(S): |
楊貽德 |
出處: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
|
|
社會關係: |
贈詩、文: |
馬戴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179)。
|
贈詩、文: |
李訥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179)。
|
贈詩、文: |
盛小叢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179)。
|
贈詩、文: |
崔元範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17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