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124308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李邦華/Li Banghua |
指數年 (index year): 1574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吉水(Id: 5481)
|
生年:
明(Id: 19)萬曆(Id: 652)2年 (1574)
|
卒年:
明(Id: 19)崇禎(Id: 655)17年 (1644)
|
享年: 70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
出處: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304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4056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184691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Igid=1197627-1197628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Igid=1197631 |
南昌府志(Id: 4618), 頁Igid=1203786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lgid=1197617 |
重修天津府志(Id: 38833), 頁section_id=5190304 |
|
別名:
字(Id:4)孟闇,諡號(Id:6)忠文,諡號(Id:6)忠文公,諡號(Id:6)忠肅,字(Id:4)懋明,室名、別號(Id:5)懋明,諡號(Id:6)文忠,室名、別號(Id:5)籀明,字(Id:4)茂明。 |
地理資訊: |
未詳(Id:0): |
明朝(Id: 4329) / 江西布政司(Id: 5428) / 吉安府(Id: 5478) / 吉水5481
|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 頁2099 |
註: |
吉水人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江西布政司(Id: 5428) / 吉安府(Id: 5478) / 吉水5481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4056 |
註: |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吉水縣;籍貫今名江西省吉水縣(115.1,27.2)\"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江西布政司(Id: 5428) / 吉安府(Id: 5478) / 吉水5481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1304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重修天津府志 |
頁5190304 |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頁1304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4056 |
|
任官: |
▪ 起 兵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639。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7)。
|
▪ 兵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4056)。
註:南京兵部尚書 |
▪ 改 兵部侍郎:
|
地點: 京師。起始年: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7)。
註:崇禎初起工部侍郎改兵部協理戎政尚書條陳九事 |
▪ 參議: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7)。
註:出爲山東參議引疾歸天啓初起故官飭易州兵備 |
▪ 都察院右都御史: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4056)。
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
▪ 起 工部侍郎:
|
地點: 京師。起始年: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7)。
|
▪ 監察御史: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7)。
|
▪ 僉都御史: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7)。
註:擢僉都御史巡撫天津軍府新立邦華竭力整飭津門一軍 |
▪ 卒贈 太保:
|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8)。
|
▪ 巡按: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7)。
|
▪ 巡撫:
|
出處:重修天津府志(頁sectionid=5190304)。
註:巡撫天津地方贊理軍務 |
▪ 知縣:
|
地點: 涇縣。起始年: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7)。
|
▪ 知縣:
|
地點: 涇縣。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4056)。
註:涇縣知縣 |
▪ 總督河道: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4056)。
註:總督河道 |
▪ 左都御史:
|
起始年:
。
赴任。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7)。
|
▪ 副使: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4056)。
註:兵備副使 |
▪ 巡撫:
|
地點: 天津巡撫。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4056)。
註:天津巡撫 |
|
親屬關係: |
父(F): |
李廷諫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族子(K+1(male)): |
李元鼎 |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31)。
|
子(S): |
李士京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子(S): |
李士國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子(S): |
李士臺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子(S): |
李士齊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長子; 第一子(S1): |
李士開 |
出處:江西通志(頁Igid=1197628)。
|
孫(SS): |
李長元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孫(SS): |
李長世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孫(SS): |
李長垣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孫(SS): |
李長蕙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孫(SS): |
李長灝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玄孫;四世孫(SSSS): |
李其璵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
社會關係: |
為Y之學生: |
鄒元標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056)。
|
為Y之弟子: |
鄒元標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5248)。
|
被致書由Y: |
倪元璐
【與李懋明】
(-1)
|
|
出處:倪文貞公文集:20卷首1卷奏疏12卷(頁卷18)。
|
被致書由Y: |
高攀龍
【與李懋明中丞二】
(-1)
|
|
出處:高子遺書12卷(頁卷8下)。
|
被致書由Y: |
祁承㸁
【與李懋明】
(-1)
|
|
出處:淡生堂集:二十一卷。
|
被致書由Y: |
鄒元標
【柬李孟闇進士】
(-1)
|
|
出處:鄒公存真集十二卷(頁卷1)。
|
被致書由Y: |
楊漣
【與李懋明】
(-1)
|
|
出處:楊忠烈文集:六卷(頁卷6)。
|
被致書由Y: |
黃汝亨
【與李茂明按臺】
(-1)
|
|
出處:寓林集:三十二卷詩六卷(頁卷28)。
|
被致書由Y: |
姚希孟
【李司馬懋明】
(-1)
|
|
出處:棘門集:八卷。
|
被致書由Y: |
吳道南
【李懋明侍御】
(-1)
|
|
出處:吳文恪公文集:三十二卷。
|
被致書由Y: |
黃承玄
【與李懋明】
(-1)
|
|
出處:盟鷗堂集:三十卷。
|
被致書由Y: |
張維樞
【與李懋明侍御】
(-1)
|
|
出處:澹然齋小草:十二卷。
|
收到Y的答書: |
鄒元標
【荅李懋明明府】
(-1)
|
|
出處:鄒子願學集:八卷(頁卷3)。
|
收到Y的答書: |
魏大中
【答李懋明】
(-1)
|
|
出處:藏密齋集:二十五卷。
|
收到Y的答書: |
孫承宗
【答李懋明侍郎】
(-1)
|
|
出處:高陽集二十卷(頁卷20)。
|
收到Y的答書: |
丁賓
【復李懋明按院(李邦華)】
(-1)
|
|
出處:丁清惠公遺集: 八卷(頁卷8)。
|
收到Y的答書: |
王庭譔
【答李懋明】
(-1)
|
|
出處:落落齋遺集:十卷(頁卷5)。
|
|
著述: |
李忠肅公集:六卷,卷首一卷: |
著作年代:1506,
角色:未詳。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書目索引)。
|
|
註:李忠肅公集6卷卷首1卷 明李邦華撰 清乾隆間活字本。(出自:《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