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60

CBDB ID: 127060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史孟麟/Shi Menglin
指數年 (index year): 1553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宜興(Id: 4615)
生年: 未詳(Id: 0)
卒年: 未詳(Id: 0)
朝代: 明(Id: 19)
為女性: 0
郡望: 【未詳】(ID: 0)
Index year 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Rule 5;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碼104

人名權威資料鏈接:
跳轉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Id: 27147), 頁1077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6255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802
明史(Id: 2186), 頁6045-6046
史孟麟,字際明,宜興人。萬曆十一年進士。授庶吉士,改吏科給事中。疏劾少詹事黃洪憲典試作奸,左都御史吳時來沮抑言路。執政庇之,格不行。員外郞趙南星、主事姜士昌相繼劾兩人,幷及副都御史詹仰庇。執政滋不說。吏科都給事中陳與郊素附執政,屬同官李春開三疏訐南星、士昌妄言。帝止下春開疏,而留南星、士昌奏不發。給事中王繼光、萬自約不平,復抗章論時來等,詞甚峻切。孟麟亦上疏力攻春開,語幷侵執政,因求罷,不許。孟麟竟自引歸。春開亦謝病去,後以考察罷。孟麟尋召爲兵科右給事中。 二十年,大學士趙志皐、張位言“凡會議會推,並令廷臣類奏,取自上裁,用杜專權”。孟麟疏爭曰:“自臣通籍以來,竊見閣臣侵部院之權,言路希閣臣之指,官失其守,言失其責久矣。陛下更置輔臣,與天下更始,政事歸六部,公論付言官,天下方欣欣望治,奈何忽有此令?曩太祖罷中書省,分設六部,恐其專也;而官各有職,不相侵越,則又惟恐其不專。蓋以一事任一官,則專不爲害;卽使敗事,亦罪有所歸。此祖宗建官之意也。今令諸臣各書所見,類奏以聽上裁,則始以一部之事,分而散之於諸司;究以諸司之權,合而收之於禁密。事雖上裁,旨由閣擬。脫有私意奸其間,內託上旨,外諉廷言,誰執其咎?又脫有馮保、張居正者,夤緣爲奸,授意外廷,小人趨承,扶同罔上,朝廷不得察其非,當官不能爭其是,又誰執其咎?臣竊謂政權分之六部,不可以爲專。惟六部不專,則必有專之者。是乃收攬威權之漸,必不可從也。”忤旨,不納。 再遷吏科都給事中。三王並封議起,孟麟、于孔兼等詣王錫爵邸爭之。又進或問一篇,別白尤力。尙書孫鑨、考功郞中趙南星掌癸巳京察,孟麟實佐之。南星以讒言斥,孟麟亦引疾歸。召拜太僕少卿,復以疾去。孟麟素砥名節,復與東林講會,時望益重。家居十五年,召起故官,督四夷館。會覩梃擊事,疏請册立皇太孫,絕羣小覬覦之望。且救御史劉光復。帝怒,謫兩浙鹽運判官。熹宗立,稍遷南京禮部主事。累擢太僕卿,卒。 [清]張廷玉 等 撰 ,中華書局編輯部 點校 :《明史•卷二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十九•史孟麟》,中華書局,1974年04月,第1版,第6045-6046頁。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653319
江南通志(Id: 2067), 頁lgid=65793
史孟麟字際明宜興人萬暦癸未進士選庶吉士改給○○○事中冢宰孫鑨考功郞趙南星掌京察孟麟實左右之○○○南星斥亦引疾歸砥礪名節預東林講會起太僕少卿○○○挺擊事起疏請立皇太孫以絕覬覦被謫歸後起南禮○○○部主事至太僕卿

別名: 行第(Id:7)一,室名、別號(Id:5)啟新先生,室名、別號(Id:5)玉池,字(Id:4)際明。

地理資訊:
籍貫(基本地址)(Id:1):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常州府(Id: 4610) / 宜興4615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頁1077
宜興人
戶籍地(Id:16):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常州府(Id: 4610) / 宜興4615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頁1802

入仕:
入仕門 進士類(Id:040101)
入仕別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頁第二甲第九名

入仕門 舉人科(Id:040102)
入仕別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頁第二甲第九名

入仕門 生員(Id:040103)
入仕別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頁第二甲第九名

任官:
 ▪ 兵科右給事中 出處:明史(頁6045-6046)。
 ▪ 禮部祠祭司主事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6255)。
: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
 ▪ 吏科都給事中 出處:明史(頁6045-6046)。
 ▪ 吏科給事中 出處:明史(頁6045-6046)。
 ▪ 庶吉士 出處:明史(頁6045-6046)。
 ▪ 太僕寺少卿 出處:明史(頁6045-6046)。
 ▪ 鹽運司判官 出處:明史(頁6045-6046)。
 ▪ 大理寺右寺丞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6255)。
:南京大理寺右寺丞
 ▪ 禮部郎中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6255)。
:南京禮部郎中
 ▪ 太常寺少卿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6255)。
:南京太常寺少卿
 ▪ 太僕寺卿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6255)。
:南京太僕寺卿

社會區分:
理學家(Id: 146)
建書院/義塾/家塾 (Id: 266)

親屬關係:
弟(B-):  史仲麟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弟(B-):  史叔麟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弟(B-):  史季麟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弟(B-):  史祥麟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弟(B-):  史瑞麟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弟(B-):  史文麟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父(F):  史褒德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祖父(FF):  史笈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曾祖(FFF):  史弼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母(M):  黃氏(史孟麟母)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妻子(W):  徐氏(史孟麟妻)   出處:萬曆十一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九名)。

社會關係:
為Y之學生:  顧憲成  (-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6255)。
被致書由Y:  顧憲成  【簡史際明太常】  (-1)
      出處:顧端文公集:二十二卷(頁卷5)。
被致書由Y:  顧憲成  【與史玉池計三通】  (-1)
      出處:顧端文公集:二十二卷(頁卷5)。
被致書由Y:  岳元聲  【與史玉池】  (-1)
      出處:潛初子文集:二十卷首一卷。
被致書由Y:  湯顯祖  【與史玉池給諫】  (-1)
      出處:玉茗堂全集:四十六卷(頁卷42)。
被致書由Y:  郭正域  【與史玉池】  (-1)
      出處:合併黃離草。
被致書由Y:  夏樹芳  【與史玉池】  (-1)
      出處:消暍集:十八卷。
被致書由Y:  趙南星  【與史玉池】  (-1)
      出處:趙忠毅公文集:二十四卷。
收到Y的答書:  高攀龍  【荅史玉池】  (-1)
      出處:高子遺書12卷(頁卷8上)。
收到Y的答書:  夏樹芳  【答史玉池】  (-1)
      出處:消暍集:十八卷。
友:  高攀龍  (-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6255)。
友:  顧憲成  (-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5963)。
友:  錢一本  (-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