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37

CBDB ID: 136037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沈璟/Shen Jing
指數年 (index year): 1553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吳江(Id: 4599)
生年: 明(Id: 19)嘉靖(Id: 650)32年 (1553)
卒年: 明(Id: 19)萬曆(Id: 652)38年 (1610)
享年: 58
朝代: 明(Id: 19)
為女性: 0
郡望: 【未詳】(ID: 0)
又見(同治)《蘇州府志》卷一〇五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123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114430
江蘇藝文志(鳳凰出版社)(Id: 66769), 頁2309
沈璟(1553—1610)字伯英,号宁庵,晚号聃和,别署词隐生。明吴江人。汉曾孙。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兵部主事,以病免。寻补礼部员外郎,改吏部。上疏立储,及为王恭妃请封号,忤旨,降行人司正,复升光禄寺丞,以疾乞归,二十余年卒。天启初追录国本建言诸臣,赠光禄寺少卿。精于六书学,善行草书,工诗文。告归后,屏迹郊居,放情词曲。生平精研曲律,致力于戏曲音律的整理和考订,并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戏曲创作流派吴江派。《明史》卷206有传。 江慶柏 主編,孫中旺、曹培根 增訂:《江蘇藝文志 蘇州卷•吴江一•明•沈璟(1553—1610)》,鳳凰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第2309頁。
江南通志(Id: 2067), 頁lgid=65728
沈璟字伯英吳江人漢曾孫萬暦甲戌進士歴吏部考○○○功員外郞時有册封鄭貴妃之旨璟疏請定國本并請○○○王恭妃封號忤旨謫行人司正遷光祿丞尋乞歸卒天○○○啓初贈光祿少卿弟瓚字子勺萬暦丙戌進士歴江西○○○僉事以行義著鄕里
吳江沈氏家譜(Id: 31973), 頁[N/A]

別名: 行第(Id:7)一,字(Id:4)伯英,室名、別號(Id:5)寧庵,字(Id:4)聃和,室名、別號(Id:5)詞隱生。

地理資訊:
籍貫(基本地址)(Id:1):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蘇州府(Id: 4592) / 吳江4599
出處: 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五名
直隸蘇州府吳江縣
戶籍地(Id:16):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蘇州府(Id: 4592) / 吳江4599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頁1123

入仕:
入仕門 進士類(Id:040101)
入仕別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頁第二甲第五名

入仕門 舉人科(Id:040102)
入仕別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頁第二甲第五名

入仕門 生員(Id:040103)
入仕別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頁第二甲第五名

任官:
 ▪ 兵部主事 出處:江蘇藝文志(鳳凰出版社)(頁2309)。
 ▪ 光祿寺丞 出處:江蘇藝文志(鳳凰出版社)(頁2309)。
 ▪ 追贈 光祿寺少卿 出處:江南通志(頁lgid=65728)。
:尋乞歸卒天啓初贈光祿少卿
 ▪ 禮部員外郎 出處:江蘇藝文志(鳳凰出版社)(頁2309)。
 ▪ 正授 吏部考功司員外郎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萬曆丙戌科進士同年總錄(頁第二甲第八名)。
 ▪ 降 行人司司正 起始年: 。 終止年: 未詳。
出處:江南通志(頁lgid=65728)。
:謫行人司正

親屬關係:
弟(B-):  沈瓚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五名)。
弟(B-):  沈璨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五名)。
姪孫女(BSD):  沈蕙端   出處:蘇州府志。
長女(D1):  沈大榮   出處:吳江沈氏家譜。
二女(D2):  沈倩君   出處:吳江沈氏家譜。
三女(D3):  沈靜專   出處:吳江沈氏家譜。
父(F):  沈侃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五名)。
從弟(FBS-):  沈珂   出處:吳江沈氏家譜。
祖父(FF):  沈嘉謀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五名)。
曾祖(FFF):  沈漢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五名)。
母(M):  卜氏(沈璟母)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五名)。
長子; 第一子(S1):  沈自鋐   出處:吳江沈氏家譜。
次子(S2):  沈自銓   出處:吳江沈氏家譜。
妻子(W):  閔氏(沈璟妻)   出處:萬曆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