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33606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劉禹錫/Liu Yuxi |
指數年 (index year): 772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洛陽(Id: 14693)
|
生年:
唐(Id: 6)大曆(Id: 383)7年 (772)
|
卒年:
唐(Id: 6)會昌(Id: 393)2年 (842)
|
享年: 71 |
朝代: 唐(Id: 6) |
為女性: 0 |
郡望: 中山(ID: 36)
|
註: |
Liu(2) Yuxi(2) [33606] Liu Yuxi, WJ, 9.5a-6a. JTS, 160.4210-4213. His autobiographical tomb declaration (mubiao) and JTS biography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names for his father and grandfather. We take the autobiography as correct, but there must be an explanation--perhaps an adoption?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記其生卒年為:772 - 842. |
|
出處: |
唐刺史考全編(Id: 38296), 頁135 |
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Id: 32033), 頁152559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8572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320053 |
舊唐書(Id: 4801), 頁4210 |
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Id: 24309), 頁892 |
陝西通志(Id: 6267), 頁section_id=51481 |
江南通志(Id: 2067), 頁section_id=5190197 |
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Id: 40303), 頁tempid=155372 |
|
別名:
行第(Id:7)劉二八,未詳(Id:0)劉賓客,字(Id:4)夢得。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河南府(Id: 14691) / 洛陽14693
|
出處: 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 頁pers00892 |
註: |
洛陽(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死所(Id:10): |
河南府(Id: 14691) / 洛陽14693
|
出處: 舊唐書 |
, 頁4210 |
註: |
|
祖籍(Id:5): |
唐朝(Id: 14488) / 河南道(Id: 14690) / 徐州(Id: 14815) / 彭城14816
|
出處: 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 頁pers00892 |
註: |
彭城(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祖籍(Id:5): |
唐朝(Id: 14488) / 河北道(Id: 15168) / 定州(Id: 15315) / 中山15320
|
出處: 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 頁pers00892 |
註: |
中山(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祖籍(Id:5): |
唐朝(Id: 14488) / 江南道15740
|
出處: 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 頁pers00892 |
註: |
江南(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舊唐書 |
頁4210 |
|
入仕門: |
制舉(Id:0403)
|
入仕別: |
科舉制舉: 博學鴻詞/博學宏詞科(Id:226)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 |
頁pers00892 |
|
任官: |
▪ 追贈 戶部尚書:
|
地點: 洛陽。起始年:
842。
終止年:
842(會昌2)。
未赴任而卒。 出處:舊唐書(頁4213)。
|
▪ 兼 集賢殿學士:
|
地點: 長安。起始年:
之間829。
終止年:
之間831(大和5)。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集賢殿學士 |
▪ 兼 集賢殿直學士:
|
地點: 長安。起始年:
之間828。
終止年:
之間829(大和3)。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集賢殿學士 |
▪ 正授 監察御史:
|
地點: 長安。起始年:
之間803。
終止年:
之間805(貞元21)。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監察御史
《舊唐書·劉禹錫傳》:“從事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典記室,尤加禮異。從佑入朝,為監察御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210頁。) |
▪ 正授 節度使掌書記:
|
地點: 徐泗濠軍節度。起始年:
之間800。
終止年:
之間800(貞元16)。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徐泗濠節度掌書記 |
▪ 改 節度使掌書記:
|
地點: 淮南道。起始年:
之間800。
終止年:
之間802(貞元18)。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淮南節度掌書記 |
▪ 正授 禮部郎中:
|
地點: 長安。起始年:
之間829。
終止年:
之間831(大和5)。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禮部郎中 |
▪ 檢校 禮部尚書:
|
地點: 洛陽。起始年:
之間841。
終止年:
之間842(會昌2)。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檢校禮部尚書 |
▪ 正授 秘書監:
|
地點: 洛陽。起始年:
之間840。
終止年:
之間840(開成5)。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秘書監 |
▪ 判 判度支鹽鐵案:
|
地點: 長安。起始年:
之間805。
終止年:
之間805(永貞1)。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判度支鹽鐵案 |
▪ 正授 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
地點: 洛陽。起始年:
之間836。
終止年:
之間842(會昌2)。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又見 32033 Tang wudai renwu chuanji yu shehui wangluo ziliaoku (version1.0) 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頁152559。 |
▪ 正授 太子校書郎:
|
地點: 長安。起始年:
之間795。
終止年:
之間796(貞元12)。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太子校書 |
▪ 轉 屯田員外郎:
|
地點: 長安。起始年:
之間805。
終止年:
之間805(永貞1)。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屯田員外郎 |
▪ 調補 縣主簿:
|
地點: 渭南。起始年:
之間802。
終止年:
之間803(貞元19)。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渭南縣主簿 |
▪ 兼 詳定禮儀使判官:
|
地點: 長安。起始年:
之間805。
終止年:
之間805(永貞1)。
赴任。 出處:舊唐書(頁4211)。
註:《舊唐書·劉禹錫傳》:“轉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兼崇陵使判官。”(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211頁。)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連州。起始年:
之間805。
終止年:
之間805(未詳)。
未赴任而改命。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連州刺史
《舊唐書·劉禹錫傳》:“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在道,貶朗州司馬。”(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210頁。)
又見《唐刺史考全編》第2459頁。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播州。起始年:
之間815。
終止年:
之間815(元和10)。
未赴任而改命。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播州刺史
《唐刺史考全編》第2558頁。
《舊唐書·劉禹錫傳》:“執政不悅,復出為播州刺史。詔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劉禹錫有母,年八十餘。今播州西南極遠,猿狖所居,人跡罕至。禹錫誠合得罪,然其老母必去不得,則與此子為死別,臣恐傷陛下孝理之風。伏請屈法,稍移近處。」憲宗曰:「夫為人子,每事尤須謹慎,常恐貽親之憂。今禹錫所坐,更合重於他人,卿豈可以此論之?」度無以對。良久,帝改容而言曰:「朕所言,是責人子之事,然終不欲傷其所親之心。」乃改授連州刺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211頁。)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連州。起始年:
之間815。
終止年:
之間819(元和14)。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刺連州
又見《唐刺史考全編》第2460頁。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夔州。起始年:
之間822。
終止年:
之間824(長慶4)。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夔州刺史
又見《唐刺史考全編》第2732頁。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和縣。起始年:
之間824。
終止年:
之間828(大和2)。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和州刺史
又見2067《江南通志》sectionid=5190197
又見《唐刺史考全編》第1726頁。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蘇州。起始年:
之間831。
終止年:
之間834(大和8)。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蘇州刺史
又見《唐刺史考全編》第1923頁。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汝州。起始年:
之間834。
終止年:
之間835(大和8)。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汝州刺史
又見《唐刺史考全編》第725頁。 |
▪ 正授 州刺史:
|
地點: 同州。起始年:
之間835。
終止年:
之間836(開成1)。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同州刺史
見《唐刺史考全編》第135頁。 |
▪ 正授 主客郎中:
|
地點: 長安。起始年:
之間828。
終止年:
之間828(大和2)。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主客郎中 |
▪ 正授 主客郎中分司東都:
|
地點: 洛陽。起始年:
之間828。
終止年:
之間828(大和2)。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主客郎中分司東都 |
▪ 正授 司馬:
|
地點: 朗州。起始年:
之間805。
終止年:
之間814(元和9)。
赴任。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註:朗州司馬
《舊唐書·劉禹錫傳》:“禹錫在朗州十年。”(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210頁。) |
|
社會區分: |
書法家(Id: 9)
|
儒學(Id: 12)
|
詩人(Id: 114)
|
文人(Id: 165)
|
[為官者:文](Id: 40)
|
|
親屬關係: |
父(F): |
劉緒 |
|
祖父(FF): |
劉雲 |
出處:舊唐書(頁4210)。
|
子(S): |
劉承雍 |
|
岳父(WF): |
薛謇 |
出處:唐五代人物傳記與社會網絡資料庫(1.0版)。
|
|
社會關係: |
同年友: |
柳宗元
(-1)
|
相唱和: |
柳宗元
(-1)
|
被Y彈劾: |
竇羣
(-1)
|
|
出處:舊唐書(頁4210)。
|
為Y作祭文: |
柳宗元
(-1)
|
被Y欣賞/器重: |
王叔文
(-1)
|
|
出處:舊唐書(頁4210)。
|
同僚: |
柳宗元
(-1)
|
與Y結黨: |
柳宗元
(-1)
|
與Y結黨: |
王叔文
(-1)
|
|
出處:舊唐書(頁4210)。
|
被致書由Y: |
白居易
(-1)
|
贈詩、文: |
張九齡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贈詩、文: |
韓愈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李吉甫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柳宗元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劉三復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張籍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贈詩、文: |
李德裕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8)。
|
贈詩、文: |
賀知章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房琯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6)。
|
贈詩、文: |
李隆基(唐玄宗)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段文昌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5)。
|
贈詩、文: |
楊於陵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楊汝士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楊虞卿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楊憑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武元衡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9)。
|
贈詩、文: |
張薦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贈詩、文: |
張又新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贈詩、文: |
牛僧孺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1)。
|
贈詩、文: |
崔玄亮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0)。
|
贈詩、文: |
白居易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2)。
|
贈詩、文: |
元稹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崔邠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1)。
|
贈詩、文: |
杜鴻漸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李絳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鄭餘慶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8)。
|
贈詩、文: |
鄭澣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8)。
|
贈詩、文: |
李益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韋執誼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釋廣宣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王建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王彥威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王起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王涯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王播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馮宿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呂溫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李紳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8)。
|
贈詩、文: |
李適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李逢吉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李程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李渤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楊巨源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楊敬之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楊嗣復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釋靈澈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姚合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錢徽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8)。
|
贈詩、文: |
高元裕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郭子儀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唐扶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崔立之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0)。
|
贈詩、文: |
庾承宣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8)。
|
贈詩、文: |
竇庠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6)。
|
贈詩、文: |
竇常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6)。
|
贈詩、文: |
竇羣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6)。
|
贈詩、文: |
裴度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贈詩、文: |
薛濤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高霞寓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渾瑊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董侹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韋皋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高釴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裴垍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9)。
|
贈詩、文: |
李昂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王質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馬逢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于興宗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7)。
|
贈詩、文: |
于頔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7)。
|
贈詩、文: |
韓泰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裴潾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9)。
|
贈詩、文: |
李播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許孟容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嚴休復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楊歸厚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裴堪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9)。
|
贈詩、文: |
源寂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張登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7)。
|
贈詩、文: |
韓曄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周載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5)。
|
贈詩、文: |
龐嚴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4)。
|
贈詩、文: |
釋方及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6)。
|
贈詩、文: |
唐如晦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釋文約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郭行餘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王璠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5)。
|
贈詩、文: |
王師魯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王師曾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王思道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王公易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6)。
|
贈詩、文: |
釋元暠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7)。
|
贈詩、文: |
釋元曉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7)。
|
贈詩、文: |
釋元簡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7)。
|
贈詩、文: |
釋霄韻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7)。
|
贈詩、文: |
賈餗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8)。
|
贈詩、文: |
張正甫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7)。
|
贈詩、文: |
張復元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贈詩、文: |
張苕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贈詩、文: |
張署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贈詩、文: |
張盥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8)。
|
贈詩、文: |
裴通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9)。
|
贈詩、文: |
裴昌禹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9)。
|
贈詩、文: |
孫簡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9)。
|
贈詩、文: |
釋君素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9)。
|
贈詩、文: |
毛于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89)。
|
贈詩、文: |
何戡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0)。
|
贈詩、文: |
某行式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8)。
|
贈詩、文: |
熊孺登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0)。
|
贈詩、文: |
崔元受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0)。
|
贈詩、文: |
崔羣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0)。
|
贈詩、文: |
崔侑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1)。
|
贈詩、文: |
崔龜從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1)。
|
贈詩、文: |
釋仲剬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2)。
|
贈詩、文: |
朱幼恭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2)。
|
贈詩、文: |
白崔兒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2)。
|
贈詩、文: |
皇甫曙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5)。
|
贈詩、文: |
儇師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5)。
|
贈詩、文: |
吳士矩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5)。
|
贈詩、文: |
程異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6)。
|
贈詩、文: |
徐放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6)。
|
贈詩、文: |
房開士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6)。
|
贈詩、文: |
李氏(李純女)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6)。
|
贈詩、文: |
釋寶韻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釋宗密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馮叔達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沈傳師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釋浩初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釋鴻舉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渾鎬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渾鐬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李庚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李德脩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8)。
|
贈詩、文: |
李仍叔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李道樞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李友路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9)。
|
贈詩、文: |
李景儉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李畼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李策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李光顏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韋弘景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韋縝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韋道冲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袁滋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0)。
|
贈詩、文: |
蕭俶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蕭澣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蘇景胤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樊素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韓賓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英英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薛陽陶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蔡京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1)。
|
贈詩、文: |
權璩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獨孤郁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釋如智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楊處厚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狄兼謨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趙柷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趙常盈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泰娘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釋慧則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曹璩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曹剛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田順郎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釋景玄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嚴綬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馬總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楊儀之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2)。
|
贈詩、文: |
敬昕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劉景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劉公濟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丘絳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尉遲汾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4)。
|
贈詩、文: |
陸暢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5)。
|
贈詩、文: |
陳商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5)。
|
贈詩、文: |
陳祐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5)。
|
贈詩、文: |
周魯儒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5)。
|
贈詩、文: |
段平仲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5)。
|
贈詩、文: |
滕珦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5)。
|
贈詩、文: |
釋義舟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7)。
|
贈詩、文: |
釋智藏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8)。
|
贈詩、文: |
釋惟良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8)。
|
贈詩、文: |
米嘉榮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8)。
|
贈詩、文: |
盧徵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0)。
|
贈詩、文: |
溫造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李珏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97)。
|
贈詩、文: |
春草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秦姝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3)。
|
贈詩、文: |
令狐緒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305)。
|
收到Y的贈詩、文: |
張籍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82)。
|
收到Y的贈詩、文: |
段成式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405)。
|
收到Y的贈詩、文: |
白居易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557)。
|
收到Y的贈詩、文: |
令狐楚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432)。
|
收到Y的贈詩、文: |
羅隱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252)。
|
收到Y的贈詩、文: |
李紳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802)。
|
收到Y的贈詩、文: |
張祜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51)。
|
收到Y的贈詩、文: |
殷堯藩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613)。
|
收到Y的贈詩、文: |
竇鞏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658)。
|
收到Y的贈詩、文: |
裴度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287)。
|
收到Y的贈詩、文: |
薛能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059)。
|
收到Y的贈詩、文: |
戴叔倫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1001)。
|
收到Y的贈詩、文: |
盧貞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405)。
|
收到Y的贈詩、文: |
溫庭筠
(-1)
|
|
出處: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頁711)。
|
詩文序由Y所作: |
白居易
(-1)
|
|
出處:舊唐書(頁4212)。
|
恩主是Y: |
杜佑
(831)
|
恩主是Y: |
王叔文
(831)
|
友: |
韓愈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8572)。
|
友: |
柳宗元
(-1)
|
友: |
白居易
(-1)
|
友: |
元稹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8572)。
|
友: |
令狐楚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8572)。
|
友: |
王叔文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8572)。
|
友: |
韋執誼
(831)
|
友: |
桂仲武
(-1)
|
友: |
張岧
(-1)
|
|
著述: |
劉賓客文集: |
著作年代:831,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未知。
|
因論: |
著作年代:842,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未知。
|
傳信方: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
劉白唱和集: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602)。
|
劉禹錫集: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
吳蜀集: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
汝洛集: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Pers DB / 唐代人物知識ベース(頁pers0089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