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34478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梁潛/Liang Qi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356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泰和(Id: 5480)
|
生年:
元(Id: 18)至正(Id: 636)16年 (1356)
|
卒年:
明(Id: 19)永樂(Id: 641)16年 (1418)
|
享年: 63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Liang(1) Qian(2) [34478] RM, p. 1002. |
|
出處: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Id: 21269), 頁0 |
註: |
上海市:商務印書館,民22[1933]
【泊菴集十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梁潛撰。潛字用之。泰和人。洪武丙子舉人。授蒼溪訓導。歷知四會陽江陽春三縣。永樂初召修太祖實錄。累遷右春坊右贊善。會修永樂大典。代禮部尚書鄭賜為總裁。陞侍讀。永樂十五年北征。仁宗監國。以釋陳千戶事牽連坐死。事蹟附見明史鄒濟傳。是集前有王直胡儼二序。儼序稱為潛子楘所編。考蕭鎡尚約居士集。有陳循墓誌。稱梁公潛以職務違錯被逮且籍之。梁平日所作詩文。悉估書冊賣錢入官。循遣人訪求。倍價贖還。今鋟梓以傳者。循所贖也云云。則其稾為潛所自編。因循而傳於世。儼序不載其事。而但稱其文章遭際。蓋諱言其賜死耳。潛文格清雋。而兼有縱橫浩瀚之氣。在明初可自成一隊。故鄭瑗井觀瑣言。稱其豐贍委曲。亦當代一作家。楊士奇潛墓誌。稱其為文章。馳騁司馬子長韓退之蘇子瞻。亦閒出莊列為奇。務去陳言出新意。古詩高處逼宋。此本有文無詩。集末有康熙辛酉潛裔孫天清續刻家集小引云。泊菴公詩集已瘞文冢。不復存入閒。則舊本久佚矣。 |
明太宗實錄(Id: 23533), 頁0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0354 |
明史(Id: 2186), 頁4191-4192 |
註: |
梁潛,字用之,泰和人。洪武末,舉鄕試。授四川蒼溪訓導。以薦除知四會縣,改陽江、陽春,皆以廉平稱。永樂元年召修太祖實錄。書成,擢修撰。尋兼右春坊右贊善,代鄭賜總裁永樂大典。帝幸北京,屢驛召赴行在。十五年復幸北京,太子監國。帝親擇侍從臣,翰林獨楊士奇,以潛副之。有陳千戶者,擅取民財,令旨謫交阯。數日後念其有軍功,貸還。或讒於帝曰:“上所謫罪人,皇太子曲宥之矣。”帝怒,誅陳千戶,事連潛及司諫周冕,逮至行在,親詰之。潛等具以實對。帝謂楊榮、呂震曰:“事豈得由潛!”然卒無人爲白者,俱繫獄。或毁冕放恣,遂倂潛誅。潛妻楊氏痛潛非命,不食死。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539504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Igid=1197536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泊菴先生,字(Id:4)用之,别名、曾用名(Id:3)鍾潛。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中都留守司(Id: 4551) / 鳳陽府(Id: 4568) / 穎州(Id: 4586) / 太和4589
|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 頁5015 |
註: |
太和人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江西布政司(Id: 5428) / 吉安府(Id: 5478) / 泰和5480
|
出處: 未知 |
, 頁0000 |
註: |
|
另一籍貫(基本地址)(Id:14): |
元朝(Id: 16776) / 江西行中書省(Id: 220012) / 吉安路(Id: 18505) / 太和州18515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0354 |
註: |
江西行省-吉安路-太和州(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0354 |
|
任官: |
▪ 翰林院檢討:
|
起始年:
1407。
赴任。 出處:明太宗實錄(頁0)。
註:修撰梁潛兼右春坊右贊善陞翰林院檢討 |
▪ 翰林院侍讀學士:
|
起始年:
1403。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註:翰林院侍讀 |
▪ 翰林院修撰:
|
起始年:
1403。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註:翰林院修撰(明史稿列傳;1冊)(CBDB_line_ID=116986) |
▪ 訓導:
|
地點: 蒼溪。起始年:
1396。
終止年:
1399(建文1)。
赴任。 出處:明史(頁4191-4192)。
註:四庫總目:洪武丙子舉人,授蒼溪訓導
肇慶府志(明崇禎六年至十三年刻本)三十二年(革除建文元年)秋八月召蒼梧縣學訓導梁濳爲四會縣知縣
明史本傳:明史本傳:梁潛,字用之,泰和人。洪武末,舉鄕試。授四川蒼溪訓導。以薦除知四會縣,改陽江、陽春,皆以廉平稱。 |
▪ 訓導:
|
地點: 蒼溪。起始年:
139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註:四川蒼溪訓導 |
▪ 兼 右春坊右贊善:
|
起始年:
1407。
終止年:
。
赴任。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註:右春坊右贊善(兼)(明史列傳;2冊152卷)(CBDB_line_ID=116988) |
▪ 知縣:
|
地點: 四會。起始年:
1399。
赴任。 出處:明史(頁4191-4192)。
註:明史本傳:梁潛,字用之,泰和人。洪武末,舉鄕試。授四川蒼溪訓導。以薦除知四會縣,改陽江、陽春,皆以廉平稱。
肇慶府志(明崇禎六年至十三年刻本)三十二年(革除建文元年)秋八月召蒼梧縣學訓導梁濳爲四會縣知縣 |
▪ 知縣:
|
地點: 陽江。起始年:
。
出處:明史(頁4191-4192)。
註:陽江縣志(清康熙刻本)卷二:洪武三十三年知縣梁潛重建大成殿。
明史本傳:梁潛,字用之,泰和人。洪武末,舉鄕試。授四川蒼溪訓導。以薦除知四會縣,改陽江、陽春,皆以廉平稱。 |
▪ 知縣:
|
地點: 陽春。起始年:
。
赴任。 出處:明史(頁4191-4192)。
註:《明史》本傳:梁潛,字用之,泰和人。洪武末,舉鄕試。授四川蒼溪訓導。以薦除知四會縣,改陽江、陽春,皆以廉平稱。
《憲章録》卷十三:(革除建文元年十二月),以錢芹爲行軍署都事,茅大芳爲副都御史,葉砥爲翰林編修,顔伯瑋知沛縣,胡儼知桐城縣,梁潜知陽春縣。
《肇慶府志》(明崇禎六年至十三年刻本)卷二十:洪武三十二年陽春縣丞以文學飭吏事為知縣梁潛所重 |
|
社會區分: |
良吏;循吏(Id: 157)
|
工於文(Id: 233)
|
[為官者:文](Id: 40)
|
|
親屬關係: |
父(F): |
梁蘭 |
|
高祖;四世祖(FFFF): |
梁彥卿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十一世祖(G-11): |
梁君崇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二十一世祖(G-21): |
梁勝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五世祖;高曾祖(G-5): |
梁才可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六世祖;太祖(G-6): |
梁蕃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子(S): |
梁果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子(S): |
梁楫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子(S): |
梁榆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子(S): |
梁槃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
社會關係: |
為Y作傳: |
徐旭
【徐孟昭傳 / 伯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824)。
|
為Y作傳: |
徐旭
【梁潛撰傳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4824)。
|
為Y作傳: |
錢瑛
【梁潛撰錢君傳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121)。
|
為Y作哀辭: |
胡子祺
【延平知府胡公子祺哀辞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619)。
|
為Y作哀辭: |
蕭岐
【正固先生哀辞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370)。
|
為Y作哀辭: |
吳勤
【吳先生哀辞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663)。
|
為Y作哀辭: |
許洪
【南耕先生哀辞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113)。
|
為Y之學生: |
王子啟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10354)。
|
家譜由Y作序: |
楊寓
【西昌梁氏續譜序 / 東里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015)。
|
為Y所著書作序: |
劉鶚
(1432)
|
墓表由Y所作: |
梁潛
【梁用之墓碣銘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015)。
|
墓表由Y所作: |
楊寓
【梁用之墓碣銘 / 東里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015)。
|
為Y作墓表: |
梁潛
【梁用之墓碣銘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5015)。
|
為Y作墓表: |
胡璉
【句容教諭胡先生墓表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20)。
|
為Y作墓表: |
蕭聖觀
【蘭谷居士蕭志立墓表(泊菴集10/11下)】
(-1)
|
|
出處:元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3029)。
|
為Y作墓表: |
羅敬
【處士羅與敬墓表(泊菴集10/15)】
(-1)
|
|
出處:元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3754)。
|
為Y作挽詩、詞: |
劉鶚
【元故江西參政劉公挽詩序(泊菴集6/14下;惟實集附錄/1)】
(-1)
|
|
出處:元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1857)。
|
為Y作行狀: |
胡璉
【梁潛撰胡公行狀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720)。
|
為Y作行狀: |
王沂
【竹亭王先生行狀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24)。
|
為Y作行狀: |
陳繼先
【陳公行狀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362)。
|
為Y作行狀: |
陳繼先
【陳公行狀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362)。
|
為Y作墓誌銘: |
朱能
【東平郡武烈王壙誌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1434)。
|
為Y作墓誌銘: |
李銓
【李通判墓誌銘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333)。
|
為Y作墓誌銘: |
李銓
【梁潛撰李公墓誌銘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333)。
|
為Y作墓誌銘: |
曾春齡
【曾君墓志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6621)。
|
為Y作墓誌銘: |
顧光遠
【梁潛撰顧公墓誌銘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9788)。
|
為Y所作詩文作序: |
金幼孜
【冰雪軒贊并序 / 泊菴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3253)。
|
|
著述: |
永樂大典: |
著作年代:1424,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泊菴集: |
著作年代:1432,
角色:未詳。
|
|
出處:未知。
|
太祖實錄: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983)。
|
|
註:太祖實錄 /金實等修/金實等修胡子昭等修李鋼等修王景等修鄒濟等修陳敬宗等修李時勉等修羅汝敬等奉敕合撰董倫等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史論(梁潛):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
註:史論(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泊菴文集:十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
註:泊菴文集 1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泊菴詩鈔: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54)。
|
|
註:泊菴詩鈔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