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57020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管幹貞/Guan Ganzhe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734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陽湖(Id: 7531)
|
生年:
清(Id: 20)雍正(Id: 661)12年 (1734)
|
卒年:
清(Id: 20)嘉慶(Id: 663)3年 (1798)
|
享年: 65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雍正12年~嘉慶3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24168.】 |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237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2398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359101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七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八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十六 |
|
別名:
字(Id:4)松,字(Id:4)松崖,别名、曾用名(Id:3)管幹珍,别名、曾用名(Id:3)管翰,字(Id:4)陽夫,字(Id:4)陽復。 |
地理資訊: |
另一籍貫(基本地址)(Id:14):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常州府(Id: 7529) / 武進7530
|
出處: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
, 頁24168 |
註: |
江蘇·武進(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常州府(Id: 7529) / 陽湖7531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0237 |
註: |
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237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237 |
|
入仕門: |
貢生門(Id:0503)
|
入仕別: |
副貢生(Id:17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237 |
|
任官: |
▪ 編修: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六)。
註:編修 |
▪ 道監察御史:
|
地點: 陝西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37)。
註:陜西道監察御史 |
▪ 道監察御史: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37)。
註:京畿道監察御史 |
▪ 工部侍郎: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八)。
註:工部侍郎 |
▪ 會試考官:
|
起始年:
1789。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八)。
註:會試考官 |
▪ 通政使司參議: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37)。
註:通政使司參議 |
▪ 同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774。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六)。
註:鄉會同考官 |
▪ 同考官:
|
起始年:
1775。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六)。
註:鄉會同考官 |
▪ 鄉試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788。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八)。
註:鄉試考官 |
▪ 鄉試考官:
|
地點: 貴州省。起始年:
1777。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七)。
註:鄉試考官 |
▪ 巡城御史: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37)。
註:巡城御史 |
▪ 巡城御史: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237)。
註:巡城御史 |
|
親屬關係: |
父(F): |
管景賢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祖父(FF): |
管棟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曾祖(FFF): |
管淑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六世祖;太祖(G-6): |
管陽春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子(S): |
管遹安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子(S): |
管遹儀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孫(SS): |
管貽葆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社會關係: |
友: |
趙懷玉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著述: |
文集(管幹貞):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文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舊雨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舊雨集/管幹貞選刻(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集(管幹貞):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詩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問禮一隅: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問禮一隅(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延陵志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延陵志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明史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明史志(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經一隅: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易經一隅(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書經一隅: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書經一隅(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玉書: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玉書(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規左一隅: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規左一隅(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經一隅: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詩經一隅(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餘偶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詩餘偶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說文考異(管幹貞):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說文考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黃門篆說義: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37)。
|
|
註:黃門篆說義(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