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57153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楊名時/Yang Mingshi |
指數年 (index year): 1661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江陰(Id: 7533)
|
生年:
清(Id: 20)順治(Id: 659)18年 (1661)
|
卒年:
清(Id: 20)乾隆(Id: 662)1年 (1736)
|
享年: 76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順治18年~乾隆2年。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原注:「楊名時,彭紹升 《二林居集》卷十七『事狀』、方苞 《望溪文集》卷十『墓志銘』作順治十七年(1660)生,乾隆元年(1736)卒。」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7439.】 |
|
出處: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1673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289359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372 |
重修天津府志(Id: 38833), 頁section_id=90896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十四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四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凝齋,未詳(Id:0)凝齋先生,諡號(Id:6)文定,未詳(Id:0)時,字(Id:4)賓實,字(Id:4)賡實。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常州府(Id: 7529) / 江陰7533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0372 |
註: |
江南省-常州府-江陰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372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372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372 |
|
任官: |
▪ 檢討: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檢討 |
▪ 侍讀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
註:侍讀 |
▪ 侍講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四)。
註:侍講 |
▪ 同考官:
|
起始年:
1697。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四)。
註:鄉會同考官 |
▪ 鄉試考官:
|
地點: 陝西省。起始年:
1714。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四)。
註:鄉試考官 |
▪ 鄉試正考官:
|
地點: 陝西省。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372)。
註:陜西鄉試正考官 |
▪ 學政:
|
地點: 直隸省。起始年:
1697。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
註:學政 |
|
親屬關係: |
孫(SS): |
楊敦裕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社會關係: |
為Y之門人: |
內粟爾璋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372)。
|
為Y之學生: |
李光地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學生為Y: |
沈彤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9190)。
|
友: |
方苞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1)。
|
友: |
莊亨陽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5407)。
|
友: |
陳榮凝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372)。
|
|
著述: |
徐霞客游記: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徐霞客游記 12卷/徐宏祖撰;楊名時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凝齋集:十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凝齋集 1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周易箚記: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周易箚記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四書箚記: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四書箚記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大學講義: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大學講義 [1][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經箚記:三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易經箚記 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義隨記: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易義隨記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楊文定公文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楊文定公文集[楊文定文集] 12卷;別集 6卷;附錄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自滇入都程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自滇入都程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經箚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詩經箚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義記講: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詩義記講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辟雍講義: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辟雍講義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中庸講義: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中庸講義 [1][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程功錄: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程功錄 [4][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經書言學指要: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2)。
|
|
註:經書言學指要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周易劄記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3-29)。
|
詩經劄記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49-60)。
|
大學講義 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32-134)。
|
四書劄記 四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50-15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