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DB ID: 57234 |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鄭江/Zheng Jiang |
|
指數年 (index year): 1682 |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錢塘(Id: 7602)
|
|
生年:
清(Id: 20)康熙(Id: 660)21年 (1682)
|
|
卒年:
清(Id: 20)乾隆(Id: 662)10年 (1745)
|
|
享年: 64 |
|
朝代: 清(Id: 20) |
|
為女性: 0 |
|
郡望: 【未詳】(ID: 0)
|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康熙21年~乾隆10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15460.】 |
|
| 出處: |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 |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000454 |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2376 |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490825 |
|
維基數據 (Wikidata)(Id: 68942), 頁Q45572706 |
| 註: |
批次導入於 2025-11-08 07:15:33 由 Frank Lin (任務ID: import_1762557305_68942) |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五 |
|
清秘述聞:十六卷(Id: 17498), 頁卷十五 |
|
|
別名:
未詳(Id:0)小冠杜子夏人,室名、別號(Id:5)書帶草堂,字(Id:4)璣尺,室名、別號(Id:5)筠谷,未詳(Id:0)篔谷,未詳(Id:0)簣谷,字(Id:4)荃若。 |
| 地理資訊: |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Qing Dynasty(Id: 6756) / Zhejiang Sheng(Id: 7599) / Hangzhou Fu(Id: 7601) / 錢塘7602
|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0454 |
| 註: |
浙江省-杭州府-錢塘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 入仕: |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454 |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454 |
|
| 任官: |
|
▪ 檢討: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五)。
註:檢討 |
|
▪ 侍講學士: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
註:侍講 |
|
▪ 庶吉士: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五)。
註:庶吉士 |
|
▪ 同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723。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五)。
註:鄉會同考官 |
|
▪ 同考官: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732。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十五)。
註:鄉會同考官 |
|
▪ 鄉試考官:
|
地點: 山東省。起始年:
1735。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五)。
註:鄉試考官 |
|
▪ 學政:
|
地點: 安徽省。起始年:
1735。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
註:學政 |
|
▪ 贊善:
|
出處:清秘述聞:十六卷(頁卷五)。
註:贊善 |
|
| 親屬關係: |
| 弟(B-): |
鄭明彥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女婿(DH): |
傅庭芝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父(F): |
鄭茂坤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曾祖(FFF): |
鄭少南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子(S): |
鄭之莊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子(S): |
鄭之開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社會關係: |
| 為Y所著書作序: |
姚靜芬
(-1)
|
| |
出處: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頁MQWW PoetID #1832, HuWenKai #421)。
|
| 友: |
吳嗣富
(-1)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72)。
|
| 友: |
龔鑑
(-1)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著述: |
|
明史: |
著作年代:1643,
角色:未詳。
|
| |
出處:未知。
|
|
明史綱目: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明史綱目(明綱目3卷)/鄭江等修/鄭江等修/董邦達等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春秋集義(鄭江):二十卷: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春秋集義 2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書帶草堂詩文集: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書帶草堂詩文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書帶草堂詩鈔:三十三卷: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書帶草堂詩鈔 33卷;文集 8卷;賦四六 1卷;詞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析醒錄:三卷: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析醒錄 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禮記集注:四卷: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禮記集注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筠谷詩鈔:七卷: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筠谷詩鈔 7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篔谷詩集: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篔谷詩集(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粵東紀遊:一卷: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粵東紀遊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詩經訓詁:四卷: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詩經訓詁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詩經集詁:四卷: |
角色:未詳。
|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54)。
|
| |
註:詩經集詁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