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5425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鄒漢勛/Zou Hanxu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805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新化(Id: 8309)
|
生年:
清(Id: 20)嘉慶(Id: 663)10年 (1805)
|
卒年:
清(Id: 20)咸豐(Id: 665)3年 (1853)
|
享年: 49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嘉慶10年~咸豐3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10154.】 |
|
出處: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650186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8850 |
|
別名:
字(Id:4)叔勣,字(Id:4)叔績,室名、別號(Id:5)禾丸齋,字(Id:4)績父,别名、曾用名(Id:3)鄒漢勖,别名、曾用名(Id:3)鄒漢勳。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湖南省(Id: 8287) / 寶慶府(Id: 8307) / 新化8309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8850 |
註: |
湖南省-寶慶府-新化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
入仕: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8850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8850 |
|
社會區分: |
經學家(Id: 164)
|
地理學家(Id: 213)
|
|
親屬關係: |
兄(B+): |
鄒漢紀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兄(B+): |
鄒漢潢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弟(B-): |
鄒漢章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著述: |
堯典釋天: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堯典釋天 1卷/魏源,鄒漢勖等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六國春秋:二十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六國春秋 2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南高平物產記: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南高平物產記 2卷[高平物產記](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博物隨鈔: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博物隨鈔/鄒漢紀譔;鄒漢勖佐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卦象推廣: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卦象推廣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夏小正義疏: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夏小正義疏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大定府志:六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大定府志 60卷/鄒漢勖修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安順府志:五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安順府志 50卷/鄒漢勖修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寶慶府志:十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寶慶府志 16卷/鄧顯鶴,鄒漢勖等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左氏地圖說: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左氏地圖說/鄒漢紀譔;鄒漢勖佐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帝繫詁: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帝繫詁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廣韻表: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廣韻表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新化縣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新化縣志/鄒漢勖等編修(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新寧形勢說: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新寧形勢說(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易象隱義: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易象隱義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榖梁傳例:十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榖梁傳例 1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物產志: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物產志(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紅崖刻石釋文: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紅崖刻石釋文 1卷[紅崖碑釋文](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羣經百物譜: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羣經百物譜/鄒漢潢譔;鄒漢勖佐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興義府志:二十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興義府志 24卷/鄒漢勖修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船山遺書:五十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船山遺書 51部300餘卷[150卷]/鄒漢勖編輯;鄒漢勖校刋(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蓺齋文: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蓺齋文 [3][8]卷[藝齋文集 3卷][藝齋文存 8卷][學藝齋文集 3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蔡忠烈公遺集: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蔡忠烈公遺集/鄒漢勛等編(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藝齋詩存: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藝齋詩存 [1][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藝齋詩文: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藝齋詩文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藝齋詩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藝齋詩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詩序去害釋滯發微: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詩序去害釋滯發微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說文籥皆聲簿:十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說文籥皆聲簿 1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貴陽府志:一百一十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貴陽府志 112卷/鄒漢勖修撰(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貴陽循吏傳: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貴陽循吏傳(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鄒叔子遺書: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鄒叔子遺書(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雜卦圖說: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雜卦圖說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顓頊曆考:二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顓頊曆考 2卷[顓頊憲考](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五韻論: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五韻論[五音論][五均論]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讀書偶識: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8850)。
|
|
註:讀書偶識 [8][10][36]卷[讀書偶得 36卷][讀書偶志 1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讀書偶識 十卷 附 一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166-179)。
|
顓頊曆;歷考二卷: |
角色:撰著者。
|
|
出處:中國叢書綜錄(頁866-87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