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8320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廖紀/Liao Ji |
指數年 (index year): 1469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陵水(Id: 6191)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明(Id: 19)嘉靖(Id: 650)11年 (1532)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Index year 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Rule 2; |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1992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681824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8 |
|
別名:
行第(Id:7)一,諡號(Id:6)僖靖,諡號(Id:6)僖靖,字(Id:4)廷陳,諡號(Id:6)恭靖,字(Id:4)時陳,室名、別號(Id:5)龍灣。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京師(Id: 4342) / 河間府(Id: 4437) / 景州(Id: 4449) / 東光4452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1992 |
註: |
京師-河間府-東光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京師(Id: 4342) / 河間府(Id: 4437) / 景州(Id: 4449) / 東光4452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008 |
註: |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廣東布政司(Id: 6060) / 瓊州府(Id: 6176) / 萬州(Id: 6188) / 陵水6191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008 |
註: |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
任官: |
▪ 兵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2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南京兵部尚書(明實錄:世宗實錄;13卷)(CBDB_line_ID=131304) |
▪ 參贊機務:
|
起始年:
152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參贊機務(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2卷)(CBDB_line_ID=131305) |
▪ 工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514。
終止年:
1517(正德1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工部右侍郎(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2卷)(CBDB_line_ID=131300) |
▪ 監修官:
|
起始年:
1525。
終止年:
1526(嘉靖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監修官(獻皇帝實錄)(明實錄:世宗實錄;49卷)(CBDB_line_ID=131307) |
▪ 考功司郎中: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考功司郎中(明分省人物考;1冊6卷)(CBDB_line_ID=131292) |
▪ 吏部考功司主事: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吏部考功司主事(明實錄:世宗實錄;143卷)(CBDB_line_ID=131291) |
▪ 署 吏部郎中:
|
終止年:
1509(正德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吏部郎中(署)(明實錄:武宗實錄;56卷)(CBDB_line_ID=131294) |
▪ 吏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21。
終止年:
1522(嘉靖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南京吏部尚書(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2卷)(CBDB_line_ID=131303) |
▪ 吏部尚書:
|
起始年:
1524。
終止年:
1527(嘉靖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吏部尚書(明實錄:世宗實錄;44卷)(CBDB_line_ID=131306) |
▪ 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吏部文選司郎中(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2卷)(CBDB_line_ID=131293) |
▪ 吏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517。
終止年:
1519(正德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吏部右侍郎(明實錄:武宗實錄;150卷)(CBDB_line_ID=131301) |
▪ 吏部左侍郎:
|
起始年:
1519。
終止年:
1521(正德1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吏部左侍郎(明實錄:武宗實錄;177卷)(CBDB_line_ID=131302) |
▪ 少保:
|
起始年:
1527。
終止年:
1532(嘉靖11)。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少保(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2卷)(CBDB_line_ID=131310) |
▪ 贈 少傅:
|
起始年:
153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少傅(贈)(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2卷)(CBDB_line_ID=131313) |
▪ 四夷館卿:
|
起始年:
1510。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四夷館卿(國朝列卿紀;9冊137卷)(CBDB_line_ID=131298) |
▪ 贈 太保: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太保](贈)(徐本明史列傳;5冊69卷)(CBDB_line_ID=131312) |
▪ 太常寺卿:
|
起始年:
1512。
終止年:
1514(正德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太常寺卿(明實錄:武宗實錄;117卷)(CBDB_line_ID=131299) |
▪ 太常寺少卿:
|
起始年:
1510。
終止年:
1512(正德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太常寺少卿(明實錄:武宗實錄;70卷)(CBDB_line_ID=131297) |
▪ 太僕寺卿:
|
起始年:
1509。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太僕寺卿(明實錄:武宗實錄;56卷)(CBDB_line_ID=131295) |
▪ 太僕寺少卿:
|
起始年:
。
終止年:
1510(正德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太僕寺少卿(明實錄:武宗實錄;70卷)(CBDB_line_ID=131296) |
▪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526。
終止年:
1527(嘉靖6)。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太子太保(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02卷)(CBDB_line_ID=131309) |
▪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152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太子太保(少保兼) |
▪ 總裁官: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註:[總裁](憲廟實錄)(明名臣言行錄;3冊48卷)(CBDB_line_ID=131308) |
▪ 考功司郎中: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92)。
註:考功司郎中 |
▪ 吏部考功司主事: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92)。
註:吏部考功司主事 |
▪ 吏部尚書: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92)。
註:南京吏部尚書 |
▪ 吏部文選司郎中: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92)。
註:吏部文選司郎中 |
▪ 太僕寺卿: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92)。
註:太僕寺卿 |
▪ 太僕寺少卿: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1992)。
註:太僕寺少卿 |
|
親屬關係: |
弟(B-): |
廖純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父(F): |
廖瑄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祖父(FF): |
廖有能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曾祖(FFF): |
廖召興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母(M): |
王氏(廖紀母)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繼母(M^): |
陳氏(廖紀前母)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妻子(W): |
郭氏(廖紀妻)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第二任妻(W2): |
李氏(廖紀繼妻) |
出處:弘治三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二甲第八十九名)。
|
|
社會關係: |
傳記作者為Y: |
方鵬
【大司馬龍灣廖公傳 / 矯亭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7768)。
|
墓誌銘由Y所作: |
李時
【廖公墓誌銘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7768)。
|
收到Y的贈詩、文: |
羅欽順
【贈大司馬廖公參賛南京守備機務序 / 整菴先生存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7768)。
|
|
著述: |
中庸管窺: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
|
註:中庸管窺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四書管窺: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
|
註:四書管窺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大學管窺: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
|
註:大學管窺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孟管窺: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
|
註:孟管窺(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學庸論: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
|
註:學庸論(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滄州志: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
|
註:滄州志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童訓: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92)。
|
|
註:童訓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