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8509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吳時來/Wu Shilai |
指數年 (index year): 1527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樂清(Id: 5425)
|
生年:
未詳(Id: 0)
|
卒年:
明(Id: 19)萬曆(Id: 652)18年 (1590)
|
朝代: 明(Id: 19)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Index year algorithmically generated: Rule 2; |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2196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523589 |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Id: 38286), 頁866 |
(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Id: 57941), 頁lgid=1160787 |
江西通志(Id: 2066), 頁lgid=1197270 |
|
別名:
行第(Id:7)一,别名、曾用名(Id:3)吳時來,諡號(Id:6)忠恪,室名、別號(Id:5)悟齋,字(Id:4)惟修,諡號(Id:6)文恪,字(Id:4)維修,字(Id:4)維脩。 |
地理資訊: |
未詳(Id:0):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台州府(Id: 5412) / 仙居5417
|
出處: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
, 頁2610 |
註: |
浙江仙居人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台州府(Id: 5412) / 仙居5417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2196 |
註: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仙居縣(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戶籍地(Id:16):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台州府(Id: 5412) / 仙居5417
|
出處: 明清進士題名錄索引 |
, 頁0866 |
註: |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明朝(Id: 4329) / 浙江布政司(Id: 5331) / 溫州府(Id: 5420) / 樂清5425
|
出處: 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 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註: |
浙江台州府僊居縣 |
|
入仕: |
入仕門: |
進士類(Id:040101)
|
入仕別: |
科舉: 進士(籠統)(Id:36)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
入仕門: |
舉人科(Id:040102)
|
入仕別: |
科舉: 鄉貢舉人(Id:39)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 |
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
任官: |
▪ 大理寺卿:
|
起始年:
158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大理寺卿(明實錄:神宗實錄;162卷)(CBDB_line_ID=133059) |
▪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1568。
終止年:
1570(隆慶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明實錄:穆宗實錄;18卷)(CBDB_line_ID=133052) |
▪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
起始年:
1570。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明實錄:穆宗實錄;43卷)(CBDB_line_ID=133054) |
▪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
起始年:
1568。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操江巡撫 |
▪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
地點: 南京。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196)。
註: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
▪ 都察院左都御史:
|
起始年:
1587。
終止年:
1590(萬曆18)。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都察院左都御史(明實錄:神宗實錄;184卷)(CBDB_line_ID=133063) |
▪ 讀卷官:
|
起始年:
1589。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讀卷官(明實錄:神宗實錄;209卷)(CBDB_line_ID=133064) |
▪ 府丞:
|
地點: 順天府。起始年:
1567。
終止年:
1568(隆慶2)。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順天府府丞(明實錄:穆宗實錄;14卷)(CBDB_line_ID=133051) |
▪ 府推官:
|
地點: 松江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196)。
註:松江府推官 |
▪ 副使:
|
地點: 湖廣布政司。起始年:
158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湖廣副使(明實錄:神宗實錄;154卷)(CBDB_line_ID=133057) |
▪ 副使:
|
地點: 雲南。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196)。
註:雲南副使 |
▪ 工科給事中:
|
起始年:
156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工科給事中(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10卷)(CBDB_line_ID=133049) |
▪ 工科左給事中:
|
起始年:
156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工科左給事中(明實錄:穆宗實錄;7卷)(CBDB_line_ID=133050) |
▪ 吏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586。
終止年:
1587(萬曆1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吏部右侍郎(明實錄:神宗實錄;184卷)(CBDB_line_ID=133061) |
▪ 吏部左侍郎:
|
起始年:
。
終止年:
1587(萬曆15)。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吏部左侍郎(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10卷)(CBDB_line_ID=133062) |
▪ 吏科給事中:
|
起始年:
1567。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吏科給事中(明實錄:穆宗實錄;4卷)(CBDB_line_ID=133047) |
▪ 吏科右給事中:
|
起始年:
1567。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吏科右給事中(明實錄:穆宗實錄;7卷)(CBDB_line_ID=133048) |
▪ 贈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太子少保(贈)(明史稿列傳;2冊194卷)(CBDB_line_ID=133065) |
▪ 贈 太子少保:
|
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太子太保(贈)(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10卷)(CBDB_line_ID=133066) |
▪ 推官:
|
地點: 松江府。起始年:
1554。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松江府推官(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國朝獻徵錄;83卷)(CBDB_line_ID=133044) |
▪ 刑部右侍郎:
|
起始年:
1585。
終止年:
1586(萬曆14)。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刑部右侍郎(明實錄:神宗實錄;165卷)(CBDB_line_ID=133060) |
▪ 刑科給事中:
|
起始年:
。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刑科給事中(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10卷)(CBDB_line_ID=133046) |
▪ 巡撫:
|
地點: 廣東布政司。起始年:
1570。
終止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廣東巡撫()(CBDB_line_ID=133055) |
▪ 左通政使:
|
起始年:
1584。
終止年:
1585(萬曆13)。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註:左通政(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210卷)(CBDB_line_ID=133058) |
▪ 巡撫:
|
地點: 廣東巡撫。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2196)。
註:廣東巡撫 |
|
親屬關係: |
弟(B-): |
吳時教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弟(B-): |
吳時永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父(F): |
吳炳臺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祖父(FF): |
吳榮贊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曾祖(FFF): |
吳叔深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母(M): |
王氏(吳時來母)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妻子(W): |
尹氏(吳時來妻) |
出處: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登科錄:一卷(頁第三甲第十一名)。
|
|
社會關係: |
彈劾: |
嚴嵩
(-1)
|
|
出處:(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頁lgid=1160787)。
|
被Y彈劾: |
饒伸
(-1)
|
|
出處:江西通志(頁lgid=1197270)。
|
為Y作傳: |
楊爵
【斛山楊先生傳 / 斛山楊先生遺稿】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7465)。
|
為Y之學生: |
徐階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
與Y遊: |
姜寶
【雲間後遊記 / 姜鳳阿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610)。
|
為Y所著書作序: |
應良
【間存集】
(-1)
|
|
出處:仙居志(頁lgid=356622)。
|
被致書由Y: |
周怡
【奉吳悟齋操臺】
(-1)
|
|
出處:訥溪集:二十七卷。
|
被致書由Y: |
徐階
【與吳悟齋節推】
(-1)
|
|
出處:續世經堂集。
|
被致書由Y: |
茅坤
【與吳悟齋中丞書】
(-1)
|
|
出處:茅鹿門先生文集:三十六卷。
|
被致書由Y: |
茅坤
【與吳悟齋少司寇書】
(-1)
|
|
出處:茅鹿門先生文集:三十六卷。
|
被致書由Y: |
茅坤
【與吳悟齋少宰書】
(-1)
|
|
出處:茅鹿門先生文集:三十六卷。
|
被致書由Y: |
何東序
【與吳維脩】
(-1)
|
|
出處:九愚山房稿:九十七卷。
|
被致書由Y: |
姜寶
【寄吳悟齋】
(-1)
|
|
出處:姜鳳阿文集:三十八卷。
|
被致書由Y: |
姜寶
【與吳悟齋一】
(-1)
|
|
出處:姜鳳阿文集:三十八卷。
|
被致書由Y: |
姜寶
【與吳悟齋二】
(-1)
|
|
出處:姜鳳阿文集:三十八卷。
|
被致書由Y: |
姜寶
【與吳悟齋少宰三】
(-1)
|
|
出處:姜鳳阿文集:三十八卷。
|
被致書由Y: |
姜寶
【與吳悟齋少宰五】
(-1)
|
|
出處:姜鳳阿文集:三十八卷。
|
被致書由Y: |
姜寶
【與吳悟齋少宰四】
(-1)
|
|
出處:姜鳳阿文集:三十八卷。
|
被致書由Y: |
張袞
【與吳悟齋】
(-1)
|
|
出處:張水南文集:十一卷。
|
收到Y的答書: |
沈一貫
【荅吳悟齋】
(-1)
|
|
出處:喙鳴文集:二十一卷。
|
收到Y的答書: |
王畿
【答吳悟齋二通】
(-1)
|
|
出處:龍溪王先生全集:二十二卷。
|
收到Y的答書: |
何良俊
【復吳悟齋節推】
(-1)
|
|
出處:何翰林集:二十八卷。
|
收到Y的答書: |
徐獻忠
【復吳悟齋(吳時來)】
(-1)
|
|
出處:長谷集:十五卷。
|
建築物得到Y的題詠、記、命名: |
姜寶
【南都覌大內記 / 姜鳳阿文集】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610)。
|
得到友人Y之幫助: |
江一麟
(-1)
|
|
出處:(道光)徽州府志:十六卷卷首一卷(頁lgid=1160787)。
|
政績為Y所稱道: |
莫如忠
【莫如忠撰吳公紀功碑 / 國朝獻徵錄】
|
|
出處: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2610)。
|
|
著述: |
悟齋集:十五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
|
註:悟齋集 15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江防考: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196)。
|
|
註:江防考 6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