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69319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王時翔/Wang Shixiang |
指數年 (index year): 1675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太倉直隸州(Id: 7523)
|
生年:
清(Id: 20)康熙(Id: 660)14年 (1675)
|
卒年:
清(Id: 20)乾隆(Id: 662)9年 (1744)
|
享年: 70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康熙14年~乾隆9年。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1386.】 |
|
出處: |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Id: 9602), 頁13023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982932 |
|
別名:
室名、別號(Id:5)小山,室名、別號(Id:5)小山鎮洋人,字(Id:4)抱翼,字(Id:4)皋謨,字(Id:4)謨。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太倉直隸州7523
|
出處: 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頁13023 |
註: |
江蘇省-蘇州府-太倉州(中央研究院人名權威資料)。 |
另一籍貫(基本地址)(Id:14):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太倉直隸州(Id: 7523) / 鎮洋7525
|
出處: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
, 頁1386 |
註: |
江蘇·鎮洋(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
|
入仕: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學校: 生員(庠生)(Id:47)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3023 |
|
任官: |
▪ 兼 縣知縣:
|
地點: 晉江。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3023)。
註:福建晉江縣知縣 |
▪ 縣知縣:
|
地點: 晉江。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3023)。
註:福建晉江縣知縣 |
▪ 縣知縣:
|
地點: 政和。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3023)。
註:福建政和縣知縣 |
▪ 縣知縣:
|
地點: 甌寧。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3023)。
註:福建甌寧縣知縣 |
▪ 知府:
|
地點: 泉州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3023)。
註:福建泉州府知府 |
▪ 知府:
|
地點: 成都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3023)。
註:四川成都府知府 |
▪ 府同知:
|
地點: 漳州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3023)。
註:福建漳州府同知 |
▪ 府同知:
|
地點: 蒲州府。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3023)。
註:山西蒲州府同知 |
|
親屬關係: |
祖父(FF): |
王承爵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子(S): |
王景元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社會關係: |
友: |
顧陳垿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著述: |
小山續稿(王時翔):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小山續稿 [4][5]卷 2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詞(王時翔):四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詞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啟事偶存: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啟事偶存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小山全稿:二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小山全稿 2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小山初稿: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小山初稿 [2][3]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小山文稿: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小山文稿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小山文集:十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小山文集 10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小山詩稿:八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小山詩稿 8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小山詩餘:六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小山詩餘 6卷[小山詩餘稿 4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溫陵小錄:一卷: |
角色:未詳。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3023)。
|
|
註:溫陵小錄 1卷(據中央研究院《明清人物權威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