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B ID: 54570 |
索引/中文/英文名稱: /楊芳燦/Yang Fangcan |
指數年 (index year): 1753 |
指數地址 (index address): 金匱(Id: 7535)
|
生年:
清(Id: 20)乾隆(Id: 662)18年 (1753)
|
卒年:
清(Id: 20)嘉慶(Id: 663)20年 (1815)
|
享年: 63 |
朝代: 清(Id: 20) |
為女性: 0 |
郡望: 【未詳】(ID: 0)
|
註: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其生卒年為乾隆18年~嘉慶20年。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原注:「楊芳燦生於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公曆為1754年1月10日;卒於嘉慶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公曆為1816年1月19日。」 【參考《清代人物生卒年表》#7471.】 |
|
出處: |
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Id: 9601), 頁156 |
註: |
傳主為:楊芸.MQWW PoetID #156, HuWenKai #672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Id: 66734), 頁400093 |
|
別名:
未詳(Id:0)才叔,字(Id:4)才叔,室名、別號(Id:5)真率齋,室名、別號(Id:5)芙蓉山館,室名、別號(Id:5)花笑樓,字(Id:4)蓉裳,室名、別號(Id:5)雙溪詞客。 |
地理資訊: |
籍貫(基本地址)(Id:1): |
清朝(Id: 6756) / 江蘇省(Id: 7512) / 常州府(Id: 7529) / 金匱7535
|
出處: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
, 頁7471 |
註: |
江蘇·金匱(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
|
入仕: |
入仕門: |
貢生門(Id:0503)
|
入仕別: |
貢生: 拔貢(Id:152)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5789 |
|
入仕門: |
生員(Id:040103)
|
入仕別: |
縣學生員(Id:173)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頁15789 |
|
任官: |
▪ 縣知縣:
|
地點: 環縣。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5789)。
註:甘肅慶陽府環縣知縣 |
▪ 縣知縣:
|
地點: 伏羌。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5789)。
註:甘肅鞏昌府伏羌縣知縣 |
▪ 知州:
|
地點: 靈州。起始年: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tts_no=15789)。
註:甘肅寧夏府靈州知州 |
|
親屬關係: |
弟(B-): |
楊英燦 |
|
弟(B-): |
楊揆 |
出處: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頁MQWW PoetID #156, HuWenKai #672)。
|
女兒(D): |
楊芸 |
出處: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頁MQWW PoetID #156, HuWenKai #672)。
|
女婿(DH): |
張嗣敬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5789)。
|
子(S): |
楊承惠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5789)。
|
子(S): |
楊承憲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5789)。
|
孫(SS): |
楊應融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5789)。
|
|
社會關係: |
為Y之學生: |
王昶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854)。
|
為Y所著書作序: |
金逸
(-1)
|
|
出處: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頁MQWW PoetID #104, HuWenKai #407)。
|
為Y所著書作序: |
袁青
(-1)
|
|
出處: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頁MQWW PoetID #902, HuWenKai #490)。
|
為Y所著書作序: |
趙鳳
(-1)
|
|
出處: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頁MQWW PoetID #1835, HuWenKai #709)。
|
友: |
王芑孫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916)。
|
友: |
陳用光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5789)。
|
友: |
趙懷玉
(-1)
|
|
出處:人名權威資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5789)。
|
|
|